第653章 又是古玩天仙局?(1 / 2)

在西门侯看来,宣炉鉴定这个领域,所有人都如同在黑暗中摸索。

坊间所流传的那几条鉴定宣炉的方法,他西门侯早已是烂熟于心,可谓门清路熟。只是在他看来,其中有些鉴定依据实在是太过荒谬可笑,毫无实际。

鉴定宣炉一般是五步鉴定法:

第一步,看其色泽。其理论依据是,若铜炉的足与炉身色泽铜质相差甚远,那必定是赝品无疑。

只有当色泽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时,才有可能是宣炉。

西门侯对此嗤之以鼻,在他心中,这一条简直就是万金油式的废话。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明白,一件器物若是色泽斑驳不一,那谁还会愿意掏钱购买呢?这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一种有效的鉴定手段,而仅仅是一种最基本的外观审视罢了。

第二步,看款识。

按照常规的说法,字迹必须要工整,绝不能歪歪扭扭,而且还不能有丝毫的磨损或人为打磨的痕迹,唯有如此这般,才可能被认定为是真品宣炉。

在西门侯看来,这又是一条毫无新意空洞无物的万金油式废话。

古董历经风雨沧桑,只要不是修改的,哪怕款识处稍有磨损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怎能仅凭这一点就轻易地判定其真伪呢?

第三点着重强调要关注铸工,所谓铸工,即指铸造工艺。通常的观点认为,只有那些看上去精美绝伦、工艺精湛到无可挑剔的铜炉才有可能是宣炉,若一眼望去便觉得丑陋不堪、工艺粗糙的铜炉绝对不会是宣炉。

西门侯对此论断同样深感不屑,这依旧是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金油式表述。稍有眼力的人都能分辨出器物的美丑与工艺的优劣,这又怎能作为鉴定宣炉这一特定古董的关键依据呢?这简直就是在侮辱众人的智商。

第四点则需留意品相。据说,真品宣德炉历经了长达六百多年的岁月洗礼,必然会在表面留下较为严重的磨损痕迹,若是这个宣炉一点磨损的迹象都没有,那绝对不可能是真宣。

相较于前面几条而言,倒还算得上是有点意义。

第五步,宣炉必须是风磨铜所制。由于风磨铜数量极为有限,早在宣德时期便已消耗殆尽,后世仿造的只能以其他上好的黄铜替代,因此,与风磨铜必然存在一定差异。

西门侯一想到这一点,就觉得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众人都未曾亲眼目睹过风磨铜的庐山真面目,又如何能够准确无误地鉴别出何为风磨铜呢?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西门侯笃定地认为,谁若是妄图鉴定宣炉,都难以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最终都只会是徒劳无功、讨不了好。

所以,西门侯满心期待地准备好好看一看沈愈的笑话,看沈愈如何在宣炉的鉴定难题前陷入困境甚至是慌手慌脚不知所措,直至被这些大佬鄙夷抛弃。

甚至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沈愈焦头烂额、进退维谷,脸上满是汗珠的狼狈模样,最后只能说些模棱两可的话,直至最后被这些在港岛举足轻重、一言九鼎的大佬们鄙夷地撇上一眼,然后如同一件被用过即弃的工具一般,无情地抛弃在角落,从此在这个圈子里销声匿迹。

“哼,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行事莽撞冲动。争强好胜的心思太重,总是盲目地高估自己的能力,以为什么事情都能轻松应对。却全然不知这古董鉴定的水有多深,贸然来趟这种浑水,最后必然会落得个灰头土脸的下场,到那时,看你还如何在这古董界立足。”

西门侯在心中暗自冷笑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

他却不知道,对沈愈来说,根本不存在任何所谓的浑水之说。

那些在旁人眼中难以逾越的鉴定难题,对于沈愈而言,不过是开胃小菜。

此刻,沈愈微微闭眸,心中默默念了一声鉴宝,随后缓缓睁开双眼。

这一刻,他眼神中似有光芒闪烁,又似有疑虑暗涌。

眉宇间更是悄然露出一抹奇怪的神色,那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神情,了然与困惑同时存在,其中既有对结果不出所料的一丝笃定,又有对眼前事实难以置信的强烈冲击。

这尊铜炉竟然没有任何的宝光出现,哪怕是最微弱的浅蓝色宝光都未曾闪现一丝一毫。

等于是一件彻头彻尾的现代赝品。

这个结果,沈愈凭借着多年来在古玩行摸爬滚打,以及从小所积累超乎常人的经验,早已有了某种隐隐的预感。

并且之前对铜炉的初步观察与触摸中,他就察觉到了一些细微的异样之处,只是还抱有一丝侥幸,期望是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偏差。

说心里话,沈愈非常希望汪老这尊宣炉是一件真品。

进而从此让宣炉有一件标准器。

然而,当确凿的结果摆在眼前时,他只能在心底暗暗叹息一句。

同时,沈愈对赝品能造到这种以假乱真的程度也有些难以理解。他仔细端详着铜炉的每一处细节,从器型的规整度到外表的色泽与纹理,无不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等手艺,起码在器型与外表的塑造上,完全可说是铜器制造中的大师级别。无论是炉身线条的流畅优美,还是炉耳与炉足的精致雕琢,都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