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明珠投明主(刘伯温吕昶加入阵营)(1 / 2)

张无忌见赵敏安静下来后,连忙转移话题说道:“吕大人,这么说来,元军如今粮饷只能就地补给。就算如此,也撑不过多久了?”

吕昶回答道:“是的,其实京城内外,众王公们都很清楚,大元保不住了。大多王宫都将自己的家产转移到了上都去了。也正是因为如此,给了孛罗帖木儿的机会。若是他将天子劫掠回自己的领地内的话,那么他就可以掌握大蒙古帝国的最高权力。”

张无忌摆摆手说道:“好了,我对元廷的内斗不关心。如今中原空虚,仅有一些乌合之众驻守,正是我们攻打的好时机。王爷的精锐军队在关中和太行与孛罗帖木儿对峙,眼下不足为虑。”

赵敏说道:“不过在我们动手之前,你要先解决另外一家驿馆之中的四个。陈友定倒是不足为虑,他似是有投效之意。而方国珍是个反复小人。此人虽狡诈,但我们实力强的话,他也不会反叛。唯独那个朱元璋和张士诚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我们若是倾巢而出的话,那么他们怕是会联合起来袭击我们。之前我在暗中观察他们两个的反应。他们两个对于削藩似乎颇有微词。这次我怕他们两个会联手对付我们。不过这并不是最可怕的。”

刘伯温此时补充道:“最可怕的是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转投大元。他们与方国珍占据着整个江南最富庶的地方。若是他们两家合兵一处先击垮方国珍,随后再接受元廷的招抚,为元廷提供钱粮,共同抵抗明尊的话,那么确实是个大麻烦。”

赵敏点点头说道:“就是这样。”

张无忌此时摇摇头说道:“这个倒是不必担心。张士诚那厮或许会。但是朱元璋麾下众人绝对不会接受元廷的招抚,若是朱元璋敢这么做的话,那么他的部下们马上就会离心离德。”

“朱元璋起兵的本钱来自于已故的郭子兴郭大帅。而郭子兴之前是我明教弟子,隶属于洪水旗下。而朱元璋的队伍当中,有我明教背景的人不在少数。诸如常遇春,徐达,汤和均是明教弟子。朱元璋之前也是凤阳分坛的坛主。”

“徐达和汤和或许会因为与朱元璋的同盟兄弟的关系,随他一同倒戈。但是常遇春却是绝对不会。我与常大哥有过命的交情。如今朱元璋还能稳住他的军队,也不是假托我的名义罢了。若是他接受了元廷的招抚的话,那么他的兵马,也会立即倒戈。”

面对张无忌的言之凿凿,刘伯温此时泼冷水说道:“若是他说明尊是假的呢?”

赵敏望着刘伯温摆摆手说道:“先生,您还是算了吧。您给我父王出的这条毒计,可是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如今您还想故技重施不成?”

见到赵敏掀了自己的老底,刘伯温也不再隐瞒。他站起身来拱手对张无忌说道:“这条计策确实出自我之手,还请陛下恕罪。”

张无忌回答道:“这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青田先生受脱脱太师知遇之恩,自古士为知己者死。这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况且如今先生迷途知返,我更没有责备的必要了。”

听完张无忌的话,刘伯温对着张无忌又是一礼,谢过张无忌的不杀之恩。

张无忌说道:“当初我初回中原之时,曾经在金陵城内敲打过朱元璋。我当众露面,我是真是假,那些前明教弟子们都很清楚。这一招朱元璋用不了了。不过也要防着他有什么别的小动作。”

“不瞒二位先生,这一次我召集天下诸侯前来,便是想整合大家的力量。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寻找一个铲除他们的理由。如今陈友定和方国珍都同意了撤藩,张,朱二人同不同意,都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同意的话,仍不失封侯之位。但若是不同意的话,那么朕也做好了剿灭他们的准备。”

“尽管此举有些毒辣,但为了日后的千秋大业。我也只能心狠一些了。不过二位的前来,却是在朕意料之外的。”

刘伯温说道:“既然陛下已经有了应对之策,那么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而且陛下想做千秋之主,那么我们两个也不必回京复命了。陛下若是不计前嫌,我等日后愿效犬马之劳。”

随后吕昶和刘伯温都站起身来,便对着张无忌躬身一拜。

张无忌也是站起身来说道:“二位先生言重了,既然二位先生不愿明珠蒙尘,那么寡人也必当让两位先生人尽其才。只不过如今我大明已然开国,二位先生虽是当世名士,若是寡人一上来便给二位高封显官的话。怕是朝中文武多有不服。”

“如今只好先委屈两位先生先从下差做起,等出了些成绩后,朕再论功擢升。不然的话,朕难以服众。还请两位先生理解。”

刘伯温与吕昶也是宦海沉浮之人,这些道理还是明白的。

两人连连称是。

当夜张无忌便册封了吕昶为西川巡抚。虽然他最适合户部尚书,但这巡抚的职位却也不低了。虽然远离中枢,但也是个封疆大吏。

但是刘伯温的官职就远不如吕昶了。

刘伯温只是被张无忌封了一个军师中郎将。

吕昶是正二品的封疆大吏,而刘伯温这个军师中郎将的官衔只是正六品。

不过张无忌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吕昶在大元朝廷当中,本身就官至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