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三章 白马(1 / 3)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1816 字 4个月前

崇祯十五年四月十二日卯时前后,张臣、李禄、杨珅三人根据杨振之前的命令,就早早地就集结好了兵马,开始陆续登船过江。

到了上午辰时,杨振策马从复辽门出城,在张国淦率领的抬枪队护卫之下,直奔江岸,登船渡江,踏上了鸭江以东的土地。

随后便在仇震海安排的向导带路之下,一路往位于前义州府城旧址东南山区的白马山城方向奔去。

留下了张臣、李禄二人各率火枪团营和掷弹兵团营,掩护着杨珅的炮兵团营以及大量辎重车辆跟在后方缓缓前行。

至于严省三以及仇震海、仇必先等人,则要暂时留在安东城及其附近,继续等待鸭江口四月望日大潮的到来。

白马山城在前朝人义州府城旧址东南约三十里左右的山区,至少在高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不过当前这座山城,却是现在杨振麾下朝人出身的大将之一林庆业,在十多年前为了防御清虏侵袭而主持重修的。

当然了,杨振过江之后,没有直接沿江北上,而是转而前往白马山城,其实是绕远路了。

可是,这个远路他不绕还不行。

因为与九连城隔江相望的那个前朝人义州府城,在清虏弃守撤离的时候,被破坏得比较严重,地面上的建筑物,几乎全部被焚毁一空。

作为全军先导的杨振,只带了三百多骑,要是直奔那里,不仅无处落脚,而且也显得太过莽撞了。

作为全军主帅的他,本可以安安稳稳坐在安东城内等待最佳的时机再去军前,而他非要现在就主动充当全军的先导,其目的不过是想借此进一步激励起全军奋勇争先的士气。

但是他却绝不想因此而置自身于险地,最后激励士气不成,反倒因为莽撞冒失而成为全军的笑柄。

在他看来,夺占九连城这一仗,稳扎稳打就能胜利,根本不需要他弄险。

目前他考虑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拿下九连城这一个城堡的问题,而是如何借此机会将周边清虏调动起来,自己来个围点打援,将战果最大化的问题。

却说杨振带了精选的抬枪队三百来骑,上午辰时左右出发,己时刚过就抵达了白马山城附近,被前一天已经率部抵达此地的杨大贵派出的巡哨马队接住了。

白马山城也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依山就势修筑在一片高低起伏的环形山岭之上,而外城就在这片山岭的南坡之下。

当然,杨振带人抵达山脚下的时候,并没有看见完整的外城,只在原址上看见了一片简陋的村屯。

“都督,这个白马山城,原来有内城外城之分,不过,外城在之前清虏几次来犯之中毁掉了,目前只剩下内城还能使用。”

就在那片简陋的、像个贫民窟棚户区一样的村屯外面,杨振见到了闻讯前来迎接他的杨大贵,而杨大贵也不失时机地向杨振介绍起了白马山城及其附近的情况。

“这个屯子,叫白马山南屯,东边几里外的河谷里还有个屯子,叫白马山东屯,都是去年冬天卑职安排到这里来预备屯垦的。

“卑职从铁山堡附近征召的第一批一千多青壮屯户,还有一百五十辆运送干水泥的大车,都在那边安顿着,就等都督的命令了!”

“嗯,很好。等张臣他们一到,最晚明天早上,就可以出发往新义堡去了!”

“卑职得令!”

杨大贵见杨振对他的报告满意,当下乐呵呵地领了命令,然后领着杨振一行人,穿过山脚下成片的棚户区,从一道刻着白马山城四字的石牌坊下穿过,最后沿着盘旋而上的山路,来到了白马山城的城门下。

这个城门,是一个进深一丈有余且仅能通行一辆大车的拱形石门洞。

城门洞的上方,是由条石和青砖砌起来的城墙,墙面上布满了斑驳的青苔、干枯的杂草以及龙爪般的树根。

“都督,这城内有个重修白马山城碑刻,讲了这个山城的情况,而且立碑记事的,不是别人,正是眼下效力于都督帐下的那个朝人水军统御使林庆业。”

见杨振来到城门洞下,打量着城墙,驻足不前,杨大贵知道杨振对这个山城有了解的兴趣,于是连忙在旁边说道:

“现如今这座山城,却正巧落到了咱们的手里,跟重修它的人一样效力于都督麾下,这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呵呵,这个林庆业倒是有意思,重修就重修吧,却还要立碑记事,唯恐别人不知道是他做的。只不知,他在碑刻上写了些什么?”

“哈哈,其实林统御立的重修碑还是很有一些用的,若不是他立下的那块石碑,咱们也不知道白马山城内有那么多处干净的水源!”

“水源?”

“林统御立的碑上说,他在白马山城开凿有十三个蓄水的水池,挖掘有三十二口深井,修建起了三栋兵器库、六栋粮仓以及许多营房马厩草料场什么的。”

面对杨振满脸的问号,杨大贵立刻向杨振介绍了林庆业所里碑记里的内容,尔后马上补充道:

“虽然现在那些蓄水池淤塞了,什么兵器库、粮草、马厩、草料场都被焚毁了,包括原来的营房、角楼、烽火台什么的,也只剩下断壁残垣。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