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高陵断案(1 / 2)

贾诩把桌子上的惊堂木一拍,“带高氏、傅干上来!”

高氏是个年约二十的少妇,紧皱眉头,长期的牢狱生活,她早已衣不遮体,双手紧紧握住胸部,暖春的黄昏气温寒冷,她趴伏在地上瑟瑟发抖,整个人看上去楚楚动人。

这女子坐牢半年有余了,居然还是该细的细,该大的大,该白的白,只是脸上胳膊上流露出刑讯的斑斑血迹。

高氏在带上来的路上,牢头已告知傅母伸冤,新来的郡守大人亲自提审案子。

贾诩冷冷的问:“高氏,你原本证词说傅干平常多次勾引你,两情相悦通奸。傅干为长期占有你,便怂恿你毒杀亲夫,可有此事?”

高氏环顾四周,发现了张既,趴伏在地上,咬紧牙关,垂泪道:“郡守老爷,民女冤枉啊,是民女太过柔弱,没顶住刑讯,屈打成招。”

贾诩看高氏当庭翻案,不禁饱含深意的看了一眼张既,这小子有手段,看来也是个地头蛇。

贾诩有的放矢,大喝一声,“高氏,你有何冤情,速速说来,本府为你做主。”

高氏垂泪道:“郡守老爷,民女夫君其实犯有心疾,明明是心肌而死,仵作却仅凭银针变黑,就说夫君是中毒身亡。那县令高原贪功,轻信了仵作证词和邻里的流言蜚语,污蔑民女与傅干有私情。”

贾诩看向一直默不作声的傅干,是个二十出头的瘦小子,不动声色的问道:“傅干,你有何话说?”

傅干听到贾诩质问,低头回答:“回郡守老爷,草民和高氏并无奸情。县衙官府判令草民毒杀了高三,可是高三死前几天,草民其实都不在高陵县,草民去了万年县。张既、杨阜等人可以为我作证。”

这么又冒出个杨阜这个历史名人出来了。

贾诩感觉这世界也太小了太奇妙,缺啥来啥。

他现在急缺内政人才,这就发掘一个张既,后面就牵出一大群?

想想也是正常,这时代读书人并不多,哪个青史留名的,不都是同学好友推荐。

这时代还没有科举,都是察举,自然都是些故人。

傅干有不在场的证据?

贾诩抬头看向张既,“他说的可是事实?”

张既立即拱手道:“老爷,傅干所说的是实情。不仅是我,我和杨阜等几个人都可以作证傅干那三日都在万年县。”

贾诩沉思片刻,问道:“张既,你们十二个时辰都看到了傅干在万年县,中途没有返回高陵县?”

张既目光炯炯,回答:“老爷,除了睡觉,傅干没有离开属下的视线。高陵和万年间距百里,他半夜不可能往返两地,何况高陵县有城门和宵禁。”

贾诩任由张既在堂上滔滔不绝诉说这个案情来龙去脉,无非就两个字:错案。

贾诩并不喜欢断案,断案要抽丝剥茧,这玩意太费脑细胞,耗费时间。

他自然不能当众偏听偏信,立即宣县仵作、郡仵作上堂作证。

贾诩得到了张既的密报,看这罪魁祸首县仵作是个中年人,姓李,脸色浮肿,额头还长了个肉瘤,他问道:“李仵作,这份尸检报告是你出具的?”

李仵作环顾四周,发现郡丞、县令都不在,暗暗心惊,看了一眼文书,低头禀报:“府君,这份尸检报告确实是下吏出具的。”

“那你把尸检过程详细的叙说一遍。”

李仵作轻吁一口气,这个问题,不知道回答了多少遍,他为此还被停职了大半年了,低头回答道:“那日,下吏奉命前往傅家查看死者高三的尸体,发现高三嘴角有泡沫遗留,下吏怀疑他死前喝了药物,便拿出银针试探是否是中毒身亡。”

“你确定是当场拿出了银针试探高三的尸体?”

李仵作犹豫了片刻,点头道:“下吏确定无疑。”

贾诩和张既对视了一眼,“宣高陵县仵作杨。”

一个县一般有几个仵作,高陵县是个大县,仵作足足有四人。

李仵作听闻贾诩当庭宣杨仵作上堂作证,吓得脸色煞白。

贾诩坐在高堂,看的清楚,冷冷道:“李仵作,你为何瑟瑟发抖?”

李仵作整个人都趴伏在地上,死命磕头,却不言语。

此时,杨仵作已带了上来。

贾诩看杨仵作年纪幼小,有些惊讶,这在后世都叫未成年吧,未成年的证词有没有效力?

贾诩和颜悦色说道:“杨仵作,你和李仵作什么关系?”

杨仵作低头看了一眼李仵作,又看了一眼张既,有些胆怯的样子,稚气说道:“老爷,下吏与李仵作是师徒关系。”

果然如此,贾诩不得不佩服张既,人家是师徒,他都能策反小杨说实话?

“杨仵作,你把当时尸检情况说一遍,实事求是,不得包庇,不得欺瞒。”

杨仵作低头禀报,“下吏当时作为李仵作的徒弟和助手,跟谁他一同前往傅家办案。当时,师傅拿出银针来刺入高三的尸体。银针就变黑了。”

“杨仵作,你师傅是直接拿出了银针插入尸体的?”

杨仵作犹豫了片刻,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师傅当时是直接掏出银针刺探尸体的。”

“那本府问你,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