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在所难免(1 / 2)

这两兄弟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动手能力可是杠杠的。他们经过多年努力,把传统工艺和现代材料结合起来,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推出了第一代再生晴纶纱。

晴纶在华夏的商品名叫聚丙烯腈纤维,又称为“开司米纶”。它的原料是石油裂解产生的偏宜丙烯,性能可棒了。

晴纶蓬松柔软,弹性十足,保暖性不输羊毛,强度还比羊毛高出一倍多,因此被称为“合成羊毛”。用晴纶做的衣服不仅耐磨,还能抗晒、耐热,可以熨烫,而且轻便。

虽然晴纶原料便宜,但当时华夏的化工水平有限,所以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奢侈品。因此,价格更低的再生晴纶一上市,马上就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之江省历来是华夏纺织品的大省,苍南宜山更是有着土法纺织的传统,所以陈氏兄弟的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这一天,兄弟俩正在自家的小作坊里商量怎么改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

由于保密工作做得不够,现在技术已经流传出去了。别说远处,光是在宜山这一带,就冒出了不少做同样生意的家庭小作坊,竞争激烈,导致市场价格一路下跌,利润也越来越薄。

兄弟俩琢磨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特别的好主意,看来只能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来维持生存和发展了。

正聊得起劲呢,没想到大白天的屋子里突然闯进来一群人。兄弟俩一开始还以为遇到了抢劫的,心里难免紧张。

要知道,随着闻州市近几年个体经济的发展,不少人手头宽裕了,家里存款多了,而当地人习惯把现金藏在家里,这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这类事情最近听说的不少。

不过,这群人对家里的财物视而不见,直接朝兄弟俩平时工作的作坊去了——这就奇怪了,作坊里除了机器就是原料,又乱又臭,难道现在的抢劫犯口味变了?

就在兄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正纳闷的时候,一声清脆的呼唤:“大陈哥、小陈哥”把他们唤回了神。回头一看,站在那里笑眯眯地看着他们的,不就是老李家的大闺女么?

老大陈乐清连忙上前问道:“木子,你们这是咋回事啊?”

李沐笑着解释道:“大陈哥、小陈哥,我们是特意来找你们俩了解再生晴纶纱的。我知道咱们闻州这一带,当年第一个捣鼓出这玩意儿的就是你们,所以推荐领导来你们这儿考察一下。”

老二陈乐基更是一头雾水:“木子,再生晴纶纱确实是我们兄弟俩最先弄出来的没错,可你过年回家的时候跟我说你在一家制药厂工作啊?怎么你们领导还关心起晴纶的事儿来了?这不是跨行了吗?”

李沐连忙摆手解释道:“不是不是,小陈哥,来的不是我们制药厂的领导,而是轻工局的赵副局长,他也是我们这次参加广交会的副团长。

我们专门成立了参展筹备委员会,这次参展的具体工作就是这位赵局长负责的。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说完,李沐不由分说,两只小手一边一个拉着陈家兄弟来到赵清宇面前。

等双方互相介绍完,陈家兄弟才知道,家里真的来了大人物,顿时有点手忙脚乱。还好有李沐在一旁帮忙,两人才结结巴巴地把自己的事情说了一遍。

接着发生的事情有点儿戏剧性,只见赵局长和边上一个年轻人拿着他们生产的晴纶纱研究了好一阵子,然后李沐这位曾经的美女大学生、现在的白领丽人满面春风地来找他们,说要带他们去参加广交会。

广交会是个什么?还要跑到广南去吗?

广南啊,那得多远?这辈子还没离开过家一百里地的兄弟俩顿时有点蒙圈,咱只是在家做了点儿晴纶纱,怎么就要被派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了?

看着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满脸欲言又止、像是便秘的表情,李沐哪还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于是她就把广交会的来龙去脉给两人好好讲了一遍,最后总结道:

“赵局长的意思是咱们闻州尤其是苍南的纺织业很有潜力,带你们俩去广交会见见世面,以便我们从原料供应和来料加工两方面入手,在国际纺织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这次去主要是学习,如果有机会,哪怕能谈成12万美元的生意也算是成功了。我们的赵局长可是从魔都纺织学院毕业的,可是个大专家呢。”

就这样,陈家兄弟被忽悠上了前往广南的火车,同行的还有市里其他一些纺织品相关企业的代表。

当然,自从李沐被任命为展会现场的执行总指挥后,负责纺织品展厅接待的任务就被她以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交给了这两位。

不过,在这个展厅里,陈家兄弟可不是主角,真正的焦点是当人潮涌入小小的纺织品展厅后,大家看到的那个迷你t台。

动感的音乐已经响起,一队高挑的美女们挽着阳光帅气的小伙子们,烫着大波浪,踩着高跟鞋,身着各式华服,摇曳生姿的款款走来,瞬间引爆了现场的气氛。

如果不是工作人员手拉手围住了t台,恐怕一场混乱在所难免。

苏晨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着他策划的一幕幕接连上演,冲击着这个时代人们纯朴的心灵,激起了层层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