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4 / 6)

,简直不知所谓!”

赵大山脸一黑,他是真心想卖给平安医馆,但没想到都是一个东家,咋这县里的平安医馆和他们镇上的差那么多,虽然镇上的伙计也不太好说话,但从未这般狗眼看人低过。

赵三地把他心里想的话说了出来:“都挂着一样的招牌,还是县城呢,和咱潼江镇的平安医馆一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伙计听出他在骂人,顿时举着笤帚一通瞎扫,灰尘全往他们脸上扬,阴阳怪气道:“咱广平县哪能和你们潼江镇那个土匪窝比,咋,镇上的药材不够你们抢,眼下还跑到县城里来了?真当我们医院好欺负不成!”

赵三地气得面红脖子粗;“你这人说话不要这般不讲道理,什么土匪窝,我们可没抢你家医馆的药材!而且我大哥还帮你们医馆的伙计把被抢的药材抢回来了,你咋能张嘴就诬陷人?!”

此时医馆周围已围了不少人,伙计冷笑一声,朝着周围百姓大声宣扬,把地动时潼江镇的平安医馆被那里的百姓哄抢药材一事添油加醋说了出来。

趁火打劫最是为人不齿,人群里响起一片议论声,众人看向赵大山兄妹四人,表情都有些不太和善。

赵三地一个人说不过周围的百姓,有人指着他们鼻子骂丧良心发难财,气得他身子都在发抖。

赵大山见此,晓得这生意是做不成了,带着弟妹就要离开。

伙计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嘲讽道:“可别拿着沙参当人参,没见过世面的东西,懒得把时间浪费在你们身上!”说罢,一扬笤帚,灰尘漫天。

赵小宝坐在三哥肩上,正好吃了一嘴灰,呛的她捂着嘴咳得停不下来。

赵三地见此顾不上和伙计争气,带着小妹火速离开此地。

接下来他们又去了保和堂,保和堂的掌柜听说他们是来卖人参的,倒也见了他们。

人参是早上还在客栈时拿出来的,这一路没颠簸过,一直好生保存着,甚至泥土都还是湿润的,瞧着就像昨日刚挖出来,新鲜的很。

保和堂的掌柜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颧骨高凸,身材清瘦,蓄着八字胡,瞧着很不好相与。他看过人参后,沉吟片刻道:“确实是人参,但出土不够细致,根须断了几根,我只能出八两银子。”

八两?赵大山眼中闪过一抹失望。

不是他眼高手低,这根人参确实如掌柜所言,小妹挖的时候估计是嫌麻烦,根须断了好几根。但它整体完整,个头也不小,不说几十两银子,二十两总得值吧?八两实在太少了。

他的心理预期其实是二十五两,低于二十五两他都不想卖。

赵大山没卖过这玩意儿,也不知道行情,但他还是能感觉得出来掌柜压价了,压的很低,似乎是吃定了他一定会卖给保和堂。

估计之前在平安医馆和伙计起争执的事儿传到了保和堂,同行是冤家,平安医馆的人一听他们说话是潼江镇那方的口音,脸上的憎恶顿时不加掩饰,别说做生意,估计他们日后连平安医馆的大门都踏不进去。

也不知那日过后又发生了何事?为什么平安医馆的人这么讨厌他们潼江镇的人?明明当时他都帮着医馆伙计把药材抢回来了,连同他在内的百姓还买了不少风寒药,照理说关系不至于恶到这种程度啊。

赵大山完全摸不着头脑,根本想不明白,但看着一脸胜券在握的保和堂掌柜,他拱了拱手道:“八两银子实在有些少了,我就不打扰掌柜了。”说罢拿过桌上的人参,小心包起来收入怀中,带着弟妹转身便走。

一声冷笑从身后传来:“心比天高,我倒要看看县里哪家医馆会收你家的人参。”

赵大山心头火起,只觉来县里一趟诸事不顺,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再次一拱手,面无表情转身走人。

“若是想通来了,保和堂的大门你随时可进,八两银子,我一分不少你。”掌柜端起桌上的茶呷了一口,态度闲适,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一行有一行的消息。

开在潼江镇的平安医馆时运不济,年初那场地动,医馆里包括林大夫在内的两个打手,四个伙计,一个七个人,最后只活下来俩。

除了林大夫和其中一个打手死在天灾里,剩下那个和四个伙计被涌入镇子的百姓抢了剩下的药材和银钱,在争执中,两人被踩死,一个被人趁乱下黑手捅死,活下来的那俩人还是最开始就把药材和钱丢出去才逃过一劫。

这事儿莫说县城,便是府城里的医馆也知晓。

他们不暴露身份还罢,只要他们敢说自己说潼江镇的人,一开口说话,没被人家打出来都算是好的。眼下,除了他们保和堂,谁敢收他家的人参?

小药铺不敢得罪平安医馆,更不敢抢他保和堂的生意。

掌柜放下茶盏,轻弹衣摆,从容起身。

从保和堂出来后,他们又去了附近几家药铺。

前两家表现出兴趣,邀他们进门细说,不曾想话术一致,都说品相不佳,卖不上价钱,给的价格甚至还不如保和堂的八两,他们只愿出六两。

赵大山自然是态度恭敬地告辞了,转头就去了另外几家。

结果那几家甚至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