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儿得拿出个章程来,家里多一张嘴,就多一份辛苦,这不是我和你爹两个人就能做主的,还得家里人心甘情愿才行,免得日后埋怨,对谁都不好。”
家里虽然是她和老头子说了算,但一大家子过日子,谁没点心思?尤其是二个儿媳,她们这些年安分守己,除了才嫁过来那一年婆媳、妯娌之间性子没磨合好,闹了些矛盾,后来生活久了,都明白彼此不是啥刻薄讨嫌人,日子也就满满顺当起来,再没闹腾过。
她虽能做主,但不能完全不顾她们的想法,若是家里多了一个孩子,却引来儿媳们的不满,往后吵闹多,日子过得不舒坦,这是她不愿意看见的。
赵大山点头:“娘,我晓得。”
“人是你们二兄弟带回来的,孩子看着也可怜,咱好生商量一下,是走是留,家里人一起做决定。”
“都听娘的。”
“行了,去忙吧。”王氏挥手把他赶走了。
等大哥一走,赵小宝轻轻抓着娘的衣裳摇了摇,王氏揉了揉她的小脑袋,轻声哄道:“小宝是个心善的孩子,想留他在家中,可娘担心啊,那孩子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养出来的,他落在咱家,对我们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她不担心多一张嘴吃饭,也不担心养不熟,就怕他给家里带来灾祸。
小宝还小,不明白这些道理,但王氏人老成精,晓得有些便宜占不得,她若是眼皮子浅的人,老大他们当初挖到金子时,她就已经让他们去镇上换成粮食了。
来历不明的人和东西,总要多个心眼。
赵小宝懵懵懂懂点头,她虽然听不太明白,但晓得娘说的就是对的,也就不再央求,笑眯眯扑到娘怀里要饴糖吃,哄得王氏脸上笑容没落下过,她要啥就给啥。
“小嘴这么甜,是不是吃饴糖吃的?”
“是呢是呢,娘给小宝吃饴糖,小宝嘴甜哄娘高兴。”
“哈哈……”
…
回到村里后,日子好似没啥变化,该干活干活,该砍柴砍柴,村里人也不晓得赵家多了个娃儿。
等到夜里,那孩子睡了,一大家子坐在堂屋,
点着油灯,正在商量这件事。
赵老汉作为一家之主,没墨迹,率先开口:“我和你娘想先听听你们的想法,你们也别藏着掖着,心里想啥就说。若是现在不说,过后又不乐意,那就是搅家精,不管是老大几个,还是老大媳妇几个,甚至是小五几个,有一个算一个,我和你娘都不会惯着。”
说罢,一一看向儿孙们,屈指轻敲板凳:“好了,先从老大开始说。”
被点名的赵大山下意识想站起来,被爹娘横了一眼,不敢俯视爹娘,又麻溜坐下,挠着头道:“爹,娘,既然你们让我说,那我就说了。人是我带回来的,我赵大山没啥本事,但我打小你们就教我要有责任心,自己干的事儿再苦再累都要担着,如果只是多双筷子,我愿意多干点活儿,多挣上一口粮食把他养大。”
说完,他看了眼爹娘,又扭头看了看弟弟弟媳,还有乖乖坐在凳子上晃荡着小脚的小妹,接着道:“但我是家里的老大,你们的想法和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如果娃儿身份不对,会给咱家带来麻烦,我只能对不起爹娘对我的教导了。”
他的意思很明确,人是他带回来的,他愿意把娃儿养大,苦点累点都没啥,但前提是孩子不会给他们家带来麻烦。
赵老汉点点头,依次看向赵二田和赵二地。
兄弟俩的意思也和大哥一样,赵二田不咋会说话,只搓着手说:“大哥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赵二地则是:“大哥二哥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赵老汉都懒得看他俩了,二兄弟穿一条裤子长大,就不指望他们能说出个不同意见来。他扭头看向二个儿媳,晓得她们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对朱氏道:“老大媳妇说说你的想法。”
朱氏是家里的大儿媳,闻言看了眼一直没说话的娘,小声道:“爹,实话说,家里要多养一个孩子我是不咋乐意的,咱家日子也不好过,我不想从小五他们嘴里省下一口粮来养别人的儿子。”人都有私心,她就是个普通妇人,没啥大见识,家中的灶房活计是她在管,饭是她在做,每日舀多少米下锅都是她在精打细算,而且家里不缺男娃,不像那些生不出儿子的人家需要个带把的来顶立门户,多养一个孩子对她来说没啥好处。
当家的愿意养,那是他的想法。爹让她说自己的想法,她也就不藏着掖着,直说了。
赵老汉点点头,然后看向罗氏和孙氏。
妯娌俩没看自家男人,听了大嫂的话心里有了底气,也表态了:“爹,娘,我们和大嫂一样想法。”
得,二个儿子穿一条裤子,二个儿媳穿一条围裙,对这件事持不同意见。
赵小宝见爹笑眯眯地看向她,立马坐直小身子,举起胖乎乎的胳膊,积极道:“小宝听爹娘的!”
“好好好,小宝乖,小宝最懂事了。”赵老汉笑得一脸慈爱,小棉袄就是贴心啊,不像她二个哥哥,也不像她二个嫂子,还得是小宝和他们老两口一条心!
赵小五几个小子已经昏昏欲睡,白日里和村里的二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