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神童诸葛恪(1 / 2)

建安十九年,公元215年冬,襄阳的诸葛亮让军机处大臣他的哥哥诸葛瑾之子诸葛恪来到葭萌关,给韩宇送来一份书信。

信是诸葛亮写的,内容如下:一年前文聘军团曾在新野抓获一个从许昌去往交趾的信使,据信使交代,他是奉曹操之令,前往绥南中郎将兼交趾太守士燮处送信,搜出来的信中写到交州的进贡许都已经收到,然后让士燮起兵攻打荆扬二州,配合曹操南下用兵。诸葛亮认为,从此事可以看出,交州士燮和曹操来往密切,似有投靠曹操之意,不如趁交州还未强盛,起兵取之。

韩宇见诸葛亮信中劝自己起兵袭取交州,却只字不提如何进兵等一切事宜,又见送信之人乃是诸葛恪,其中原由他已经猜得一二,所以开口问道:“诸葛恪,你几岁了?”

“主公,小子马上就十四岁了!”诸葛恪虽然年少,但成熟稳重,见了主公韩宇还能从容对答。

韩宇见诸葛恪虽然未满十四,却身材高大成熟稳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十八岁都不止了。

“可有表字?”韩宇再问。

诸葛恪接着回答:“表字元逊!”

“元逊,你孔明叔父让你前来送信,你可知信中内容?”韩宇问到。

“不敢欺瞒主公,小子略知一二!”诸葛恪答到。

“那你对攻取交州的事情怎么看?”韩宇故意想考考他。

诸葛恪听了,不慌不忙的答道:“主公,交州虽然地处偏僻,远离中原,然黄巾之后,中原各州前往交州避难者数不胜数,故而如今交州人口日盛,况且交州地域广袤,物产丰富,又位于荆扬二州之南,如果主公可以袭取交州,一来不用担心后院起火,二来交州毕竟是大汉十三州之一,取之主公实力大增,大有益处!”

韩宇知道现下的北方各州都已经被曹操所得,曹操兵强马壮,哪怕就算攻取一郡都十分困难,所以自己现在的目标一直在益州这里,因为相对来说,刘璋比曹操好对付多了。交州之地,其实韩宇也早就想过,也有过一些部署,因为自己拿下益州之后,短时间内要想北上中原是不太现实的,所以能攻取的地方也就剩下交州了,而且交州一州之地却和荆扬益三州相连,虽然交州士燮势弱,但哪怕一天没有拿下交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自己就没有统一南方,没有所谓的战略大后方。

“嗯,说得好!但是你孔明叔父只说可以起兵袭取交州,但对怎么用兵却只字未提!元逊你对如何用兵可有什么见解啊?”韩宇再问。

诸葛恪见韩宇果然问到自己这个问题,不由对叔父诸葛亮更加钦佩,因为来时诸葛亮就对他说,主公不会因为他年少就忽略自己。

诸葛恪平复了一下心神,说道:“士燮,字威彦,出生于交州苍梧。其先祖为鲁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动乱而移居交州,经过六世到士燮的父亲士赐,士氏成为当地豪族,士赐曾于汉桓帝时任日南太守。士燮少时曾随刘陶学习《左氏春秋》,举孝廉,补任尚书郎。其宽厚大量,谦虚下士,善待百姓,在交州为官几十年,威信颇高,深受百姓拥护。但据我所知,士燮虽然割据交州,兄弟四人执掌四郡,但士燮没有北上用兵逐鹿中原之意,所以麾下兵马不多,只为镇压叛乱保护自身利益而已。所以小子认为,主公如果只想攻取交州,只需派一大将领兵前去即可;但主公若想真正执掌交州,日后为主公所用,就必须恩威并施,双管齐下!”

“哦,此话怎讲?”韩宇问道。

诸葛恪答道:“主公,孔明叔父和我说过,据交州的谍报司报告,整个交州,除各州的郡兵和部族私兵外,正式的军队只有两万人马,而且战力非常低下,其中一万驻扎在南海郡番禺,归士燮小弟士武统领,另外一万在交趾龙编,由士燮自己统领。如今我军在会稽上杭就有三万人马,若主公愿意,可先取番禺,再取龙编,则交州可得也。”

早在两年多前,因为越人治越给山越带来的天翻地覆的改变,以及对韩宇这个人的充分信任,山越百姓一致决定按照之前的约定,全方位融入荆扬二州,解散山越自己的军队,但其中有一万左右的士兵不想回家,愿意为韩宇效力。韩宇听了之后非常感动并遵从他们的意愿,把这一万山越士兵编入到丁奉军团。由于山越已经不需要丁奉军团的驻守,所以按韩宇指令,丁奉军团全军三万人马现在驻扎在靠近交州的上杭。另外,由于丁奉军团的到来,靠近上杭的赣南不再需要留兵防守,所以韩宇让杨龄率着本部人马回到了长沙,毕竟那里是韩宇这一世的老家,自己梦开始的地方。

“那何为恩威并施双管齐下?”韩宇紧接着问到。

“主公,士家在交州乃是豪族,门生故吏众多,族人遍布于全州,士燮又受交州百姓的拥护,如果单凭武力征服,日久肯定生乱,交州非但不能成为主公的助力,反而会变成累赘。所以我认为主公在出兵震慑的同时,应该招揽士燮,许以好处,只要士家以后真心为主公效力,其他什么都可以谈。”诸葛恪回答到。

“好!那你觉得何时出兵何时招揽何时谈判最为妥当?”韩宇马上听出了诸葛恪的意思,也是胡萝卜加大棒嘛!

诸葛恪想了一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