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吴主称帝了?!他怎么称帝的!(1 / 2)

“吴主的态度。”诸葛亮看到这里,也陷入了沉思。

文伟在从江东返回西城之后的上书中提到,这次出访吴主对大汉出兵房陵呼应吴军在江夏的守城战很是赞赏,对于汉吴之间的同盟,吴主也非常看重,只不过诸葛亮依然还是有些不放心。

现在大汉在北方的兵力布置已经接近完成,其中子龙将军和文长所部四万多战兵继续在陇右地区与魏军对峙,逐步完成对整个陇右地区的控制。

此刻诸葛亮自己统领的后军一万余人已经从街亭南下,未来会继续向南移动,在诸葛亮的规划中他将退回到祁山堡至武都城一线。

陇右初定,依然是此时最需要注意的方向,而在天水郡和武都郡的交界地带保留后军一万余人既能够减轻后方辎重供应的压力,也能够多少兼顾陇右和汉中两地的情况。

而元雄和景翎之前带走了一万余后军已经返回了汉中西部,看护陈仓道和褒斜道,现在唯一相对薄弱的可能就是汉中东部了。

汉中东部现在主要依靠着子均所在的西城郡来守卫,但是西城郡等地区域广阔但又兵力较少,而且靠近魏国的荆州方向,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想到这里诸葛亮微微皱了皱眉头,行军作战、排兵布阵不可能把兵力均匀洒在何处,必定是有所守有所不守的,而且现在汉军兵力不足,这个问题也很令人头痛。

【目前江东方面刷新出的信息比较少,历史上的石亭之战结束后孙十万是称帝了的,也就是在建兴七年四月份,游戏中时间线差不多两个月后,但目前相关消息还比较琐碎,暂时不知道孙十万是否同样会选择在四月份称帝,这可能是和历史线改变有关。】

“吴主称帝了?!”诸葛亮看到这个消息,感觉到自己的心都突然停止了跳动。

如今天下三分,魏国已经僭越称帝,吴主目前只是称王。

虽然诸葛亮心中对吴主称帝也已经隐隐约约有了预期,但在光幕中看到队友宋白提到的这句话,确认了最终江东也同样出现了一个帝王,诸葛亮还是非常震惊。

“一姓不再兴……”诸葛亮嘴里又默念着这句话,正如刚才队友宋白在光幕之中提到的,此时大汉克复中原,确实面临着比当初光武皇帝更加严峻的局面,因为曹、孙等异姓势力已经在北方及江东地区已经经营多年,若是吴主再称帝,那就是天下三帝了。

但这时候,诸葛亮突然想起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吴主是以什么理由称帝的呢?!

诸葛亮不由得站起身来,觉得自己胸口压了一块大石头。

诸葛亮绝非那种迂腐之人,就如同刚才队友宋白在光幕之中所提到的那样,国家实力与天命之争是相辅相成的,若是大汉一直局限于益州一州之地,那争取这天命并不会有好结果。

同样的,只留心国家实力的增强到不注重道统同样也是不可取的,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坦言讲,魏主由曹操开始,在代汉自立上确实是处心积虑的。

曹操邺城开府之时阻止子嗣接受大汉官职,这就是为了斩断其子嗣与汉帝之间的君臣名分。

但吴主不仅为汉臣,甚至其在之前还曾上书魏主称臣,又由魏主曹丕册封吴主加九锡,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也就是说吴主不仅是汉臣,甚至其还是魏臣,吴主称帝从道统上来讲确实是名不正言不顺。

想到这里诸葛亮叹了口气,心想即便是如此,但吴主称帝这件事也并非不可想象。

此时吴主由父兄开创的基业也已经很是稳固了,他注意笼络江东大族,进攻山越补充吴国编户齐民,在西陵、江陵、建业等地修筑坚固的城垒对抗魏国,或者说防范大汉,这些都很有成效,这些也都可以算作是吴主称帝的基础。

如今大汉虽然刚刚取得陇右,但依然需要避免直接陷入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所以诸葛亮甚至在想,假如吴主真的称帝了,大汉可能必须得承认这个事实。

【孙十万的称帝从当时的环境来讲确实并不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现在大家都在开的一个笑话,说三国三家称帝,曹魏靠禅让是合理,蜀汉靠血统是合法,孙十万称帝靠的只有合肥了,但照目前进展来看,孙十万称帝应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孙十万称帝的基础主要来自于割据事实,也就是从孙权父兄开始在江东地区的事实统治,另外就是孙氏对江东大族的笼络,称帝不仅有利于巩固统治,对江东大族来讲,同样能收获地位的提升,目前来看咱们改变的世界线还没有影响到这两点,所以孙吴称帝就已经是大概率事件了,我们对下一步吴国的行动的推测可能还要把孙权称帝这件事考虑进去。】

看到这里,诸葛亮大概明白了去年吴国处心积虑发起石亭之战的目的了。

以外战功勋以襄助内政进取是常用的方法,就比如曹操复丞相、进封魏公以及最后僭越称王的过程中,恢复丞相之职的时候南征荆州而且诛杀孔融;封魏公的时候南下进攻吴主,同时迫死荀彧,到了称魏王的时候则西征张鲁,并且冤死崔琰。

外战的辉煌胜利是权力扩张最好的佐证与基础,如此来看吴主处心积虑在石亭一战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