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食用油涨价(4 / 4)

杨恒和祁子文两人已反应过来。

这就是嘉禾正在做的事情,改良盐硷地,培育高产大豆种子。

如果国内大豆能自给,跨国粮商的一切招数都将是无用功。

杨恒说道:「之所以市场还没有反应,一是产量依然有缺口,二是还需要时间反应。」

郭阳笑道:「这段时间,各个主要大豆产区应该多了不少调研的人。」

「走吧,卢局长在等着了,一起去看看大豆的长势。」

金塔西北。

盐硷地大豆基地里。

即将成熟的连片大豆棵棵挺拔,硕果累累,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豆荚映入眼帘。

谁能想到,一年以前,如今这片绿油油的底色下曾经是斑白的盐硷地。

经历了冬春两季翻耕,播下的天豆7号(西北乾旱区大豆种子)茁壮成长。

「产量不好预估,以前周边都没人种过大豆,西北种大豆的都少。」

地里,农林局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如是说道。

「但看这样子,产量就低不了,怎麽也得有400斤吧?」

郭阳说道:「400斤?最低目标是550斤,往高了突破600斤也是大有希望。」

「600斤,能有那麽高吗?」

「品种审定里不是写了,亩产550~650斤。」

一旁,市农林局的卢艺林忍不住问道:「试验田和大田应该有差距吧?」

「600斤只是中间值。」郭阳笑道:「看这豆荚情况,是没有问题的。」

肉眼预估,确实很有难度。

不过通过数单株的豆荚数量,结合掌握的干粒重数量,很容易就能估出结果。

何况参考产量是种子商店给的,这麽多年,一直都是很精准的。

郭阳又询问了一些耗水耗肥的数据,表现都很不错。

「小祁,拔一株大豆,看看根系和土壤。」

「好叻。」

才毕业的小伙子活力十足,迅速的沿着根部拔出了大豆植株。

主根发达较长,深入地下,侧根则较为密集。

接种了根瘤菌的大豆根系上布满了球形的肿瘤,给植株提供了丰富的氮肥。

但最让人讶异的还是土壤变得松软疏松,盐硷特徵消失极其明显。

农林局一行人都看傻眼了。

卢艺林当场就拍板道:「如果亩产真能达到600斤,市里所有的盐硷耕地都值得推广天豆7号。」

「亩产600斤,又能改善盐硷地,这完全值得。」

「金塔还有50多万亩盐硷耕地,这下老百姓又多了个轮作选择。」

盐硷耕地别说是制种了,种普通粮食都很难丰收。

种苜蓿呢?

苜禾1号种子又贵又稀缺,也普遍缺乏灌溉条件,如今面积多了,效益也在下滑。

郭阳笑道:「再等十来天就有结果了。」

疆省,喀什,泽普。

基地总经理沈志也在大豆基地里,抽查着豆荚丶土壤等情况。

等他巡视完一圈回到驻地,已经是晚上九点过,这时才有日落的踪迹。

但他已经习惯了这种长日照的生活作息。

「沈总,总部送的啤酒今天到了,已经冻好了,就等你们回来开饭了。」

「噢?」沈志眼前一亮,自产的海鲜,因为靠得近,随时能吃到。

但嘉禾啤酒,听人吹嘘了无数次,早就心痒难耐,沈志跟着上了桌。

一口啤酒下肚,啤酒花特有的芳香和苦味传来。

「爽啊!」

「大豆长势好吧?」有人问道。

「嗯,挺不错。」沈志又接着喝了一口,说道:「第一季能种成这样,超出了我的想像。」

「是啊,就入冬和开春深耕了两次,盐硷程度基本没减轻,能有这种收获,很了不起了。」

「沈总,种完大豆种什麽?」

沈志说道:「秸秆还田,施牛羊粪腐熟,休耕。」

「休耕?」

「老板同意了的。」沈志笑道:「施完肥,就可以提前放假回家了,明年再来。」

「真的?」

「卧艹,这不是得玩几个月?」

「你要想去捡棉花也可以。」

吃了饭,沈志整理了下记录的数据,编辑好信息,随即发给了老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