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南洋的小小震撼(5000字大章,求订阅)(2 / 3)

方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可能尿到一个壶里,更不可能谈的拢。

随后,赫鲁雪夫则又补充道,

「就像你们和英国人弄的「印度洋银行」以及大洋英镑一样,本质上就是为了掠夺非洲的资源。」

「我们是以一种公平贸易的方式,从当地购买物资,他们有了外汇,才能够购买所需要的生活用品,但是你们经互会,却人为的操纵价格,通过不等价交换,从东欧丶东大丶朝鲜以及蒙古等国掠夺资源。」

李毅安的回击也是乾脆的,经互会一开始成立就是为了掠夺资源,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蒙古的农牧产品就以极低的价格出口苏联,其出口的顶级纯羊毛的价格,甚至不到国际市场的20%,包括而其它东欧国家出口苏联的商品价格,也比国际市场低10%甚至50%,而真正的受益者只有苏联。

当然这也是他们建立这套模式的根本原因,只不过他们的吃相太难看了。

「我们之所以建立印度洋银行一个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整个大英国协的经济发展,采用共同市场的模式,推动经济,至于你所谓的掠夺,完全是无稽之谈。」

在反击之馀,李毅安并没有忘记利用这个时机向对方灌输「现代金融」观点,或者说告诉对方最好的掠夺是——要拔羊毛还不能让绵羊叫。

其实就是把赫鲁雪夫往一条路上去引——让他看到成立这种国际银行对苏联的好处。

然后呢,南洋再稍微表现出一些兴趣出来。到时候受到刺激的肯定也就是美国了。

这也是为什麽邀请他来访问南阳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当工具人。

虽然赫鲁雪夫并不懂得金融,但是苏联对印度洋银行早就是了如指掌,现在一听李毅安的解释,自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不过明白归明白,到最后赫鲁雪夫仍然固执的说道。

「经互会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之间的互相帮助,而且在很多时候,他们的商品出口价格低,无法顺利出口,就是因为你们的制裁与封锁。所以根源在你们的身上!」

好吧,一切责任都在外方。

整整一路上,双方的辩论就像是针尖对麦芒一样,中途下车后,一行人又乘车去了附近的一家养猪场,相比于之前争执,在进入现代化的养猪场后,赫鲁雪夫终于沉默了下来,尤其是在得知这座养猪场,每年出栏50000头猪之后,已经是惊讶的合不拢嘴了。

「一年50000头,这怎麽可能呢?而且你们的养殖密度这麽高,难道就不怕它们生病吗?」

赫鲁雪夫好奇的问道,毕竟,在苏联一个养猪场的年出栏最多也就只有一千多头。

这个养猪场的规模是苏联的几十倍啊。

「现代化规模化养猪是一个集畜牧兽医丶饲料营养丶经营管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而科学饲养使猪的生长速度加快,利用率提升……」

虽然戴着口罩,可扑面而来的味道仍然很刺鼻,可即便是如此,李毅安仍然兴致勃勃的介绍着。甚至指着赫鲁雪夫身上的防护服说道。

「你看,因为我们进入养猪场需要穿上防护服,需要经过消毒处理,所以外界的病毒很难进入猪场,这也就减少了疾病发生的可能,同时通过科学的药物使用,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产生……」

现在南洋的规模化养殖业,绝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毕竟,在系统商城里有不少这类的书籍,南洋的畜牧业专家们就是以其为基础,进一步的研究吸收。

而基于让老百姓吃上肉的这一朴素愿望,李毅安甚至还学习了这一技能,如此一来,南洋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现代化养殖模式。

正是靠着先进的规模化养殖模式,南洋人的肉食消费量才能不断的提高,甚至超过欧洲水平。

当然,还有就是他一直非常重视的良种繁育,无论是从英国收购育种公司,还是从美国购买优质种牛,本质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老百姓吃肉。

而在这一点上,赫鲁雪夫与李毅安的愿望是共同的,因为关心百姓的吃肉问题,他不顾恶臭的扒在铁栏杆处,兴致勃勃的询问着一些问题。从料肉比,到出栏时间,如此种种,一一了解之后,赫鲁雪夫先是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

「你们在这方面的技术确实是遥遥领先的,而我们是很落后的,但是正像南洋人需要吃肉一样,苏联人也需要吃肉,我想这一点上,我们是共同的,我认为了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合作,从你们这里引进种猪,学习你们的现代化养殖模式。」

对于赫鲁雪夫的请求,李毅安自然没有拒绝,而且现在巴统协议也没有限制苏联进口种猪,巴统协议最严格时代,是里根时代。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只要苏联人想要吃更多的肉,他们肯定就渴望得到海外的粮食基地——有比非洲更加合适的海外粮食基地吗?

没有了!

那哪里是什麽猪肉,分明就是苏联进军非洲的号角啊!

就这样,在养猪场参观了一圈之后,在离开养猪场后,在高速路上行驶着的时候,突然像是发现什麽似的,赫鲁雪夫指向远处的小镇,说道。

「我们可以到那里看看吗?看看你们南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