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着急的后院众人(1 / 2)

公明书院后院。

徐文彬则被安置在后院,不远处一个凉亭之内,他自己一个人在亭中独自泡茶。

身旁倒是留了两个侍女伺候着。

徐文彬在凉亭上百无聊赖地练习着盖碗泡茶法。

自从徐子建第一次拿出散茶给徐文彬展示了泡茶技巧后,徐文彬立马放弃了原本繁琐的点茶,改而钻研散茶泡法。

作为一个喜静不喜动的人,徐文彬很享受这种独自一个人喝散茶的感觉,品茶犹如品人生。

徐文彬一家人自从遇到姐姐一家后,就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徐文彬则一直等待外甥,给他准备安排的“手术”。

关于手术过程,徐子建已经给他描述过了,就是要将原来长好愈合的筋骨全部剖开,将歪掉的骨头恢复原位,断掉的筋骨重新接回去。

虽然,外甥将手术说得略显复杂,不过徐文彬依旧从他的语气感受到,在徐子建眼中这只不过是一件很普通的一件事情。

不仅如此,给他做手术的净室,徐子建早早就让人准备好了,就等曹家那边派人将药带过来后就可以开始。

徐文彬想到这里心中闪过一丝火热,要知道他今年只不过才二十六岁,若是腿脚恢复后,即便再次参加科举也不是不可能。

当年他徐文彬可是以济州院试第一名,获得秀才身份。

虽然徐文彬嘴上说以后站在公明书院做夫子,实际上作为一个读书人,若说不想金榜题名都是骗人的。

更何况,他的女儿和儿子以后可是要结婚生子的…

总不能一辈子借住在外甥家里。

一想到这里,徐文彬心中更是充满了责任感。

为了他那对儿女,一定要支棱起来。

……

徐氏母女以及程氏母女还有晁氏正在徐子建给自己就的山长宿舍闲聊。

几个姑娘乖乖坐在一旁听着长辈讲话。

“徐夫人,真是教子有方!徐郎君小小年纪,就能够开创这么一份家业,自己建出所书院,真是年少有为。”

晁氏在徐氏面前逮着徐子建一阵猛夸。

晁氏经过徐子建这半个月针灸的治疗以及按时服用琼玉膏,身上的肺痨病好了不少。

她是真心觉得徐子建优秀,不仅仅是因为他是自己救命恩人,更是因为徐子建的人品。

徐子建这些日子以来出入曾家一直都很守礼,对每个人都很有礼貌,从来不会因为对曾家有恩而自傲,也没有因为曾巩是知府而巴结。

一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

另外晁氏的夫君曾巩对徐子建之才也很推崇,作为知府他知道的可比别人多多了。

据,曾巩透露徐子建因为之前献策之功,很可能会收到官家封赏。

而曾巩因为为国举才同样受到朝廷上下官员的好感,很明显三年任期结束后升职指日可待。

将徐氏都夸得不好意思了,虽然心里听了很开心,不过还是谦虚地摆手道:

“晁大娘子谬赞了,我那儿子整天不让我省心,三天两头给我闹出动静来!你是不知道我有多担心他!我就想他安心读书,以后考一份功名,再娶个媳妇我就安心了!”

徐氏这话虽然有些谦虚的成分,不过自家这儿子确实太能折腾了。

“徐家妹子太谦虚了,徐小郎君可是有功名在身的。他可是官家御赐的文林郎,还没科举就有官身了!我家那个两个小子十多岁了还想着玩呢!”

程氏出言打趣道。

事实上,苏轼两兄弟之所以没考上秀才,是因为之前在汴京的时候程氏生病了,两兄弟果断放弃了今年的院试。

“程大娘子,这样说两位苏小哥可是有失偏颇!两位小郎君的才学我可是听说建哥夸赞过的,考个秀才手拿把掐!而且苏家哥儿和我家那两个以后都是同学,可得让他们兄弟多多提携我家两个孩子。”

徐氏听到程氏的话立马反驳道。

“几位郎君都是有才学的,以后我家诚哥儿也要来徐郎君的书院读书,希望可以一起相互学习!”

晁氏也跟着附和道。

几位夫人倒是相谈甚欢。

一旁徐家几个姐儿和苏家小妹几人也在说着小话。

晁氏寻思着回头将在汴京的女儿也接过来和徐家几个姐儿一起做伴倒也不错。

说起几个女儿的教育问题,徐氏想起来之前徐子建说要在济州给姐妹几人找个女先生。

她觉得不如找程氏和晁氏问问,毕竟两人都是官眷认识的人肯定不少。

“晁大娘子,程大娘子!说起来我家这几位姐年纪也不小了。之前建哥儿,说要给她们找个女先生,我们母子初来乍到,对济州城不熟悉,不知道二位可有推荐的?”

“说起女学,我听说岳麓书院副山长家的夫人,开的女学在济州府还算是出名!很多官家小姐都有过去学习了!只是我听闻徐郎君和李家关系不太对付,恐怕这女学是进不去了!”

晁氏有些遗憾地说道。

徐氏闻言眉头一皱,寻思着实在不行她亲自教两个女儿认字,只是她毕竟小妾出身见识还是差了点,若不是儿子将她救出康府,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