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大学兵工学院。
陈旉心中纳闷,马铃薯的花早就谢了,除了上面结出了一些绿色的小果子之外,没有任何变化。
钟粟早就说了,这些果子并不是马铃薯的果实,真正的果实是植株的茎,这种茎叫块状茎。
陈旉怎么都想不明白,茎怎么会是马铃薯的果实,有这样的茎吗?
他也算是见多识广,对各种各样的农作物都涉猎过,这种作物还是让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很多次想挖开一棵马铃薯看看,到底下面是怎么一种状况。
想了想之后,他还是没有动手。
钟粟可是交代了,如果果实成熟,一定会看出一些迹象的。
在马铃薯之后,甘薯也开出了淡紫色的小花。
陈旉本来觉得,甘薯和马铃薯都叫薯,是不是意味着果实也是它的茎。
可钟粟告诉他,甘薯的情况又不一样,它的果实真的是根,没有听错,的确是根。
两种薯只是有点像,但却不一样。
马铃薯和甘薯的种子他都已经见过了,如果真能像钟粟所说,能够亩产达到几千斤,那简直就是一种超乎想象的存在。
陈旉对这些事情纠结了好久,但始终觉得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种所谓的高产作物,对他来说,也算是未知领域,还不如听从钟粟的安排。
马铃薯的花儿刚谢不久,陈旉几乎天天观察,但每天的都是同样的情况,看不
出一丝异常。
这天下午,他正在自己的房中整理一些零散的笔记资料,一个学生气喘吁吁的找来了。
“陈师傅,好多颗马铃薯的根部裂开了口子,我们不确定是不是要浇水,要不您去看看。”
陈旉一惊,他记得钟粟说过,马铃薯成熟之后,根部的土壤会裂开,那就意味着差不多成熟了。
他前些天倒是天天在看,但却没有发现什么。
最近几天没怎么留意,居然还真发生变化了。
算算时间,好像快一个月了,难道马铃薯真的成熟了。
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陈旉想到这里,立刻扔下了手头的事情,疾步来到了温室之中。
几个学生已经在等着他了,看到陈旉过来,赶快把他带到了好多棵已经发生变化的植株跟前。
果然,马铃薯的植株显然有了一些变化,虽然浇水从来没有过松懈,但叶子显然已经有一些发黄。
至于之前结出来的那些绿色的小果子,早就已经彻底枯萎。
只见植株下面根部的土壤,延伸出好多道裂纹。
从最大的一条裂纹看去,里面居然能够看到一块马铃薯。
陈旉一阵激动,果实终于结出来了。
他又看了看其它一些植株,同样有裂缝。
“要不要挖开看看?”
一个学生问道。
“不可,万万不可,快,去请钟先生。
不不不,我要亲自去请。”
陈旉随即
改变了注意,这么大的事情,当然要自己去一趟了。
可他一打听,钟粟并不在蕤园,也不在小然那里,索九说去了国子监。
陈旉心一横,国子监就国子监,哪怕在国子监的大门口等着也行。
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把马铃薯的消息告诉钟粟。
汴京早已寒气凛冽,可陈旉一点儿也不觉得。
在国子监门口,赶车的学生几次让他上车暖暖,都被他给拒绝了。
他现在只是觉得烧心,好消息在烧心。
直到双手和双脚快被冻得麻木了,他才勉强上车暖了一会儿身子。
他在门外等待,钟粟正在里面接受几个书院代表的“诘难”。
其实也算不上诘难。
如果说一年之前钟粟要编写《大宋武略史》,不但会遭到诘难,恐怕还会有此起彼伏的反对声音。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几大书院的也可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这些人身在书院之中,但还是留意着大宋发生的一切。
钟粟这些年崛起得太快,很多事情让他们觉得猝不及防。
登封的第一个嵩阳分院建起来之后,其他书院也听说了。
但只是听说而已,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个小书院,跟大宋遍及各地的小书院没什么两样。
倒是杨时主持书院,让有些人注意到了一些。
有一部分人其实有些想不通,按照杨时的学问,就算进入几
大书院中的任何一家,都是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必定能够得到大家的尊重。
可是杨时偏偏去了这件小书院,难道是想自立门户?
随着罗浮书院的建立,好多人终于觉得好像发现了什么。
钟粟居然把当代文坛巨匠苏东坡收入了麾下,这可以一个重磅消息。
当然,梅夫子的知名度也不低,但比起苏东坡还是逊色了好多。
随着两座书院的建立,他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钟粟的书院和他们所想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好端端的书院之中,居然设置了好多个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