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概率不足一成(1 / 2)

大宋教书匠 文佬 1126 字 2个月前

契丹突然提出要向大宋借粮,即使大臣们都不说,赵佶也明白,这个“借”字也就是一个说法而已,还不是觉得大宋软弱可欺?

当然,就算明白契丹的目的,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可不是一次小小的讨论就会有结果的。

这次召集相关大臣商议一番,无非就是分析一番其中的利弊,到底要怎么做,还得进行充分的思考。

这最后的结果到底如何,也不是赵佶这个刚脱离小白不就的皇帝能够一言而决的。

但是,作为一个有着励精图治梦想的皇帝,他还是觉得钟粟的说法似乎有一些道理。

无他,对钟粟的信任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这个习惯来自于钟粟对很多事情精准的判断,不由得不信。

当然,他不想做一个偏安皇帝,就连自己的兄长赵煦都能和西夏、吐蕃等国说打就打,而且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自己为什么不可以。

但是,他真的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不想因为一次错误的判断,断送了大宋江山。

至少,在现在这个时候,他还想做一个好皇帝。

万分纠结之中,一个小范围的讨论继续进行。

除了赵佶外,还有曾布、章惇和章楶,钟粟理所当然要参加的。

“几位卿家都是朕的肱骨

之臣,今日有什么话尽快说,朕绝对不会怪罪。”

赵佶已经被逼到了风口浪尖,他觉得此时必须得坦诚一些,现在真不是弯弯绕的时候,尽快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才是最重要的。

他接着直接问道:“几位觉得,如果不答应辽国的要求,不借粮食给他们,两国可能会开战吗?”

经过之前的御前会议,赵佶已经理清了思路,对两国开战可能性的预判,将会决定接下来的决策。

“据老臣看来,两国开战的可能性不足三成。”

章楶是枢密院名义上的一把手,这种时候,他不说句话自然是说不过去的。

再说,就算不论官职,他可是从战火中爬出来的,而且亲历过一线作战指挥,对边境的情况非常熟悉。

现在又在枢密院,对大宋的军事实力和各国对比自然也有一定的判断,虽然这些都是书面上的,但知道总是好事情,所以他更有发言权。

曾布和章惇听了点了点头,他们觉得大概也就如此,章惇和章楶虽然不是亲兄弟,但章楶在和西夏对战只是,章惇在朝中可是帮了不少忙,对章楶的作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这个三成把握,赵佶一时也拿不准。

“钟卿家似乎有话要说,今日随意,有话但说无妨

。”

赵佶说完盯着钟粟。

“章枢密使似乎高估了契丹人的势力吧,在下以为,契丹敢和大宋开战的可能性恐怕还不到一成。”

一成?开什么玩笑,契丹是那么弱爆的民族吗?

再说,仔细听钟粟这话,语气不对啊。

之前的问题可是两国开战的可能性有几成,钟粟的回答是契丹敢和大宋开战的可能性不足一成,什么时候契丹在钟粟的眼里变得如此弱小?

他这一句话说出口,所有人都笑着摇了摇头。

不信,大写的不信。

其实,章楶的内心伸出有着个钟粟同样的判断,但长期为官的习惯,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说话不能说的太满,尤其是在陛下面前。

事情万一有个万一,至少还有回旋的余地。

可是说,章楶算是集中了文臣的多谋和武将的擅断,的确算是一个人才。

赵佶也不追究,他有言在先,今日可以畅所欲言。

“何以见得,钟卿家可不能信口开河?”

作为大宋皇帝,他想建立赫赫战功,但那是要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可是目前这个时候,比说他的,按照钟粟的逻辑,他那里都还没有准备好,更别说是自己了。

一个国家随口一句话,便提兵攻打他国,那是傻子干的事情,还不是一般

的傻子,而是二傻子。

现在这个时候,赵佶真的不希望开战,所以,钟粟说开战的概率不足一成,赵佶很想要一个能够说服他的理由。

曾布几个人也意识到了赵佶想法的微妙变化,所以选择了静观其变,再看看。

果然,钟粟不是随口乱说,他开始了自己的分析。

“契丹虽然也算一煌煌大国,但据皇城司侦知,现在就连卧榻之侧的女真都蠢蠢欲动,大有失去控制的迹。

此时的契丹如果敢为了一点粮食主动对大宋开战,恐怕是天祚帝耶律延禧最近头被门夹了吧?”

本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被钟粟这么一说,几个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钟粟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女真现在不臣之心已现,契丹贵族其实也心知肚明,但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还是继续压榨契丹。

如果契丹此时向大宋开战,女真说不定会在背后捅上一刀,这可是契丹最不想看到的,下臣能想到这些,头被门夹了的耶律延禧或许想不到,但契丹贵族不全是傻子,他们如果不支持,契丹又如何对我大宋用兵?

章枢密使,你有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