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袭营(1 / 2)

大宋教书匠 文佬 1118 字 2个月前

先是冒出来了一支宋军,然后又是一支。

消息传到了西夏朝廷,夏崇宗李乾顺此时已经亲政两年,自从结束了母党梁氏专政,虽然和大宋得以和解,但他却明白,这样的和解只是表面上的,不可能就此成为过去时。

现在好了,大宋主动出手了,他得到的消息也不多,主要还是两支大宋骑兵在西夏范围到处骚扰,动向不明。

在不存在移动通讯技术的前提下,能够获得这些消息已经很不错了。

他暂时还不知道或者说充满疑惑的除了大宋骑兵莫名其妙的出兵意图外,还有到底有多少宋军杀入了西夏境内。

此时,种师道的副将元鸿信也是悲喜交加,他现在也遇到了一个难题。

当初种师道交代得很清楚,搞到铁石,然后立刻回撤,如果卓啰和南军司大规模出兵,那早已埋伏好的两万宋军便会义无反顾地向卓啰和南军司的老巢发起攻击,攻敌之必救。

可张丰得到铁石之后,却发现了一样更有诱惑力的东西,他意外发现了西夏的一座马场。

马匹的重要性一点儿也不亚于铁石,得到了鱼,突然有看到了熊掌。

怎么办,接着干一票吗?

此时如果要派出斥候传讯给种师道,时间上已经不允许了。

几十车铁石走起来很慢的,但慢也得运回去,这是种师道下的死命令。

可他的手中只有一千人马,一半人在运送铁石,一旦被堵截,生力军只有一半五百人左右用来作战。

他宁愿带着五百人直接和西夏人拼命,也不愿意丢了已经得到的铁石。

一旦丢了铁石,就算回去,种师道也会对他军法从事,不但小命不保,而且还会蒙辱一生。

作为一员边军,早就习惯了将脑袋别在裤腰上,战死了虽然说很遗憾,但至少能够得到一笔抚恤金,数量不多,但那也是一种荣耀。

元鸿信称不上有多么优秀,但经年的军伍生涯,让他看明白了许多。

换句话说,如果再抢到铁石的基础上再干一票,虽然成功的概率难以估量,可如果自己真的足够幸运,那将是大功一件。

一番犹豫之后,元鸿信当即下令,押运铁石的这部分人按照原定计划返回,他则带上了另外五百骑兵冲进了马场。

马场中没有几个真正的军人,主要是马夫为主,这时候不是讲究恻隐之心的时候,五百人冲进去后也就一刻钟的时间,所有两条腿的生物都已经倒在了地上。

看着讲究一个个围起来的马栏,元鸿信估量了一些,足足有万匹以上。

想要全部赶回去是不可能的,而且他很想挣这一份功劳,所有要尽量确保自己活着。

“各位兄弟,你们是大宋的骑兵,自然知道这马匹的重要性,这些战马我们是不可能全部带走,但还是要尽量多带一些。

没人最少负责五匹,多一些更好,只要能够活着带回去,那便是泼天之功。”

元鸿信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知道自己的兵清楚该做些什么。

很快,所有的骑兵都像饿狼一样扑进了马场,开始尽可能挑选最好的战马。

在挑选了将近三千匹战马后,时间已经不允许继续耽搁下去,大家便把马场中的草料堆积包围起来,然后放起了汹汹大火。

带不走那边全部化为青烟吧,绝对不能留下。

当五百人三千匹战马离开的一刻,马厂上火焰滚滚,伴随着马儿的惨烈嘶鸣。

元鸿信一刻也不敢停留,如果说之前抢劫了铁石,西夏人还不至于太生气,现在又是抢劫又是烧毁马场,估计西夏人要疯了。

马场的草料数量极大,虽然不至于传播到百里之遥,但只要风向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虽说已经毁尸灭迹,但还是很快会被西夏人猜到。

果然,卓啰和南军司很快便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气息,虽然说不清

楚是怎么回事,但绝对不是好事情。

他们已经获得了大宋人抢劫铁山的事情,由于无法确定大宋人的路线,只是摸索着向铁山方面开展搜索。

空气中淡淡的烟味,让他们很快意识到,或许已经有更大的事情发上。

行军的速度也因此加快了许多,卓啰和南军司觉得,一万人的西夏军就算遇到了大宋的主力,那也是有胜算的,起码能够打个旗鼓相当。

再说这是在西夏境内,援军的也能够很快到来。

至于西寿保泰军司要求堵截种师道的要求,他们现在根本不再考虑,谁还能顾得了那么多。

很快,卓啰和南军司已经接到了斥候带来的消息,得知一支宋人队伍就在西面五十里处。

只是让他们不淡定的是,这些宋人似乎赶着大量的马匹。

他们终于猜到了,马场显然是出事了。

卓啰和南军司将军乌连托索感觉到眼前一阵阵发黑,损失一些铁石倒不是太大的问题,可马场一旦出事,那就不是损失一些马匹的问题了。

同样,如果他带兵劫夺别人的战马,当然是能带走多少是多少,至于带不走的,当然要全部灭了。

之前风中淡淡的烟味儿,显然是烧了马场造成的。

比起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