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务看似繁多杂乱,但无疑都是当前的燃眉之急。
楚知行被委托整理这些事务,让在座文武百官都意识到这位异乡县太爷的重要性。
会议结束,楚知行感到肩上责任重大,同情的目光和怀疑的神情交织在他的周围。
走出大殿,他迎面碰上那位韩满意。
两人相视而笑,心照不宣,都在这场腥风血雨中背负着各自的使命。
“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楚知行在心底默念。
他知道,未来将是一场关于忠诚和策略的较量,而他的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谨慎。
踏上归途,楚知行回想着这一系列的变化,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与萧淑婉的携手,也许就是在为一个全新的大奉国铺路。
君臣会议的氛围总是充满了未被言说的张力,尤其是在这动荡时刻。
会议结束后,萧淑婉径直走回御书房,窗外已是黄昏,落日的余晖映照在她略显忧虑的面庞上,心中对未来的思索愈发清晰。
她默默回想着会议上的每个细节,韩满意的忠贞和楚知行的坚韧,两者在心底交织成了希望的曙光。
外面的侍卫前来通报,说楚知行求见。
萧淑婉微微一笑,口中却只淡淡地唤了一声:“请他进来。”
楚知行走进御书房时,眼神与萧淑婉对视片刻,心照不宣。
这个时刻,两人都清楚,相互的信赖远比千言万语更为重要。
“今日朝会上,韩满意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楚知行率先打破了沉默,话语中藏着一丝欣慰,“他的忠诚对陛下来说,是可贵的倚仗。”
萧淑婉点了点头,眸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不过,越是如此,越容易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现在的朝堂,只怕是暗潮涌动。”
楚知行眉头微皱,似乎在思索着该如何安抚这种局面。
他想起了他那位机智的家仆树根,一个敢于提出不同寻常点子的人,也许是时候听听他直言不讳的见解了。
“或许,我们该为韩满意消解一些质疑之声,消弭众人的不安。”
楚知行提议说,眼底闪烁着现代思维的灵动。
这是个良策。
萧淑婉踌躇片刻,望向窗外,天边的霞光正逐渐隐去,夜幕将至,仿佛象征着无边的复杂与未知。
然而,她心中的决意从未动摇,与楚知行联手,为了大奉的明日,他们义无反顾。
“那就按你说的做,”
她转回头,目光坚定,“让那些心怀不满的人看到,韩满意并非我们唯一的依靠。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团结的团队。”
楚知行微微点头,“是的,而我会全力以赴做好我的本分。”
两个人对视,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默契,这份从相识到并肩的情谊让他们在这场未知的棋局中如鱼得水,深知自己必须小心翼翼地走好每一步。
随着夜色加深,御书房内的灯光也愈发明亮,映衬出两个人影,似乎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薄云洒在大奉国的凌云县,这座充满活力的小城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
楚知行早早便在梳妆台前洗漱,准备着这次别具一格的巡视。
他穿上了朴素却不失威仪的衣衫,心情显得格外轻松。
树根一如既往地机敏,他把昨夜熬制的茶水递给楚知行,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县太爷,今儿个的天气好得很,正适合咱们的大计。”
楚知行啜饮一口茶,略略点头,对眼前这位值得信任的家仆透露出几分赞赏,“是啊,树根,到了这一天,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一旁,萧淑婉已然换上了较为低调的装束,却依旧难掩女帝的气度。
她走来轻声说道:“知行,百姓们的期待或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你可有准备好?”
楚知行微笑,眼中闪烁着自信,“有你在身旁,我倒是无所畏惧。”
他略一停顿,又补充道,“我们会让他们看到希望。”
一行人出了凌云县的大门,沿着宽阔的官道朝着由京城而来的方向前去。
树根骑在马上,与楚知行并肩而行,心中燃着一股说不出的期待。
来往的行人纷纷驻足,他们的目光从疑惑到惊讶,然后化为欣喜。
百姓的赞叹声此起彼伏,许久未见的这般氛围令得众人倍感振奋。
到了行程的尽头,楚知行下马,走向一处早已选好的场地。
一看四周集聚了不少乡民,他微笑着朝众人点头示意。
“乡亲们,”
楚知行一拱手,声音传遍广场,“近来我们推出了不少新政策,我知道大家有不少疑虑和担忧。此次前来,就是想和大家伙聊聊,看看我们的政策在实地的效果如何。”
此言一出,百姓们交头接耳,心中的不安被缓缓抚平。
萧淑婉站在一旁,她用目光与楚知行交流,仿佛这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中。
一位年长的乡民壮着胆子上前,声音沙哑却掷地有声:“县太爷,听闻京城里接二连三地改朝换代,我们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