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1 / 2)

老杨也听蒙了,我都没见过汉堡,能知道是啥?

“汉堡就是把一个面包,切成二半,中间放烤肉块,再放点蔬菜叶,然后放点黄油和酱调味,一个汉堡就做好了。”

“王医生,这烤肉,黄油我知道,这面包是啥?”

“这面包也是面粉做的,像馒头一样,不过馒头是蒸的,老外的这面包是烤的。”

老杨一听,大腿一拍,“烤的,那不就是馍吗,西北的吃食,里面加肉,加菜叶子,加酱,就是肉夹馍啊,就这玩意儿也值一块多一个?”

王鹏飞一见才老杨明白了,忙趁热打铁,必须把复杂的东西往简单了说,让他们丢掉畏惧心理,才能轻装上阵。就算做不成真正的羊肠线,能有个进展,他也能把刘朝霞叫来做手术,把那进口的羊肠线用了。

“对喽,在咱共和国就是西北的肉夹馍,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老外换了个名字,你不是就不知道他是什么?这羊肠线也一样。说是羊肠,其实是用的牛肠子里细细的毛纤维,经过处理,再纺成线,再处理,消毒,就能用了,是不是很简单?”

刘珍一听,好像和纺纱也没什么太大差别,也觉得不是什么难事,但没见过东西还是心里没底,于是道:“王医生,你这有这羊肠线吗,我要看看是啥样的。”

“有,有。”王鹏飞早就有准备,截了一小段下来做样品的。

把细细的羊肠线给了刘珍,刘珍拿过来仔细看了看,果然就像王医生说的,也就是根线,只是用的材料不一样,不管他什么材料不还是线吗?心里也没了畏惧心。

看完把样品给了老杨,老杨左看右看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王鹏飞也知道老杨看不出个什么来,但他倒是有了初步计划,于是说了一下接下来的具体方向。

“这肠子别看薄,其实也分层的,我们先要试,看看哪一层的肠纤维合适,什么叫合适,要细,不容易断,缝到体内容易被吸收。当然不是直接用,还要各种处理,属于药材的炮制,这个赵医生比较熟悉,到时候一起讨论一起试验。”

“首先呢,老杨同志要研究肠子有几层,哪一层的和样品相似,这活只能你来,你是厨子,对肠子最是熟悉不过,刀功又好,这活别人干不了。”

“赵医生和我负责查找资料,要怎么处理,才能让这肠子不会产生细菌,又能让人体容易吸收。等我们这些工作完成后,就是刘护士纺线,当然前面也可以一起参与进来。同时开展。”

第一次会议还算成功,至少老杨和刘护士都有信心参与进来了。但赵南星却知道,王鹏飞还是年轻,安排的任务有些过于简单,他年纪小,考虑并不周全,他感觉自己年纪大些,还是要主动一点,多承担一些工作。

就这样,王鹏飞开始到图书馆看书找资料,而赵南星则是实实在在的和老杨、刘珍在进行实验和对比。

他不知道,王鹏飞其实并不指望他们真的能研究出来,只要大概有个样子,出个样品,找动物试验一下就行了。王鹏飞还是想等以后李院长招了真正的研究人员了再开展后续工作。

“王医生,你过来一下。”王鹏飞这天刚从图书馆回来,就被李院长叫住了。

“院长有什么事您说。”

“王医生啊,就是这个失去了腿的同志,他们的生活自理活动开展得不错,已经有一部分人吃喝拉撒已经基本能自理了,但是那些失去了双手的同志,他们的吃喝都不能自理。”

李院长着急的嘴角都上火了:“一部分人又有些灰心了,对这些失去双手的同志,吃喝拉撒怎么生活自理,你年轻,脑子活,你给想想法子。千万不能让他们失去信心。”

王鹏飞这些天倒也没关注这个,他只看到病房里大家热火朝天,没想到有一些人因为各种的失败,开始灰心了。

他和院长又去了病房看了失去双手的同志,这些同志年纪大的有40多岁了,年纪小的才20岁上下。他仔细回想了后世的残障人士的视频,有了想法。

回到办公室开始画图纸,他首先要解决吃喝的问题。这些灰心的同志,大多手肘没了,手臂还在。但手臂太短了,很多事做不来。

王鹏飞要做一些套管上装上勺子,套上手臂,把手臂加长,先让同志们解决吃饭的问题,能自己吃饭了,信心就维持了。

后世很多失去双手的残障人士用脚吃饭,但这是无数个日夜练出来的,现在没有时间让他们一步步去练,只能先用特制工具,以后找了榜样再指导他们练习。

他画的加勺子的套管在当天下午就做出样品来了,给了一个手臂齐肘断的同志。这是一位40岁的老同志,大家叫他老朱。

护士帮老朱把套管套上,调试了一下勺子,老朱慢慢习惯着,试着挖了三勺饭,但实际吃到嘴里的就一勺,老朱急得满头大汗。

这时病房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一些闻讯过来的护士们鼓的掌,吃到了第一口,那离吃完最后一口,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病房里其他伤员也是兴奋地叫着:“吃着了,吃着了!”

病房里有几个早已生活自理的同志,也有还不能自理的同志,但此刻都在为老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