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给你找了一群牛(1 / 3)

歪脖子树下。

方静之慵懒地舒展在躺椅上,一脸享受的表情。

机灵的小菩萨,轻巧地一跃,便沿着方静之的小腿攀爬而上,安然趴在他的肚皮上,满足地打了个哈欠。

小家伙似乎特别钟爱这把摇晃的躺椅,每当方静之不在时,这椅子便成了它的小窝。

就为了争夺这把躺椅的睡觉权。

小菩萨甚至难得的出手揍了小金刚一顿。

导致小金刚到现在已经有了应激反应。

每次看到小菩萨在躺椅上,就会灰溜溜的跑到歪脖子树下装死。

没办法,上次就是在歪脖子树下装死,这才躲过一劫。

孔善祥端坐在方静之的对面。

他的眼神中带着些许不满,看着这家伙懒洋洋的样子,孔善祥就觉得浑身难受。

如果方静之是他的学生,他恐怕早就挥起戒尺狠狠抽过去了。

但无奈的是,方静之并非他的门生。

而且这家伙没素质,不好招惹。

仆人很快送来了茶水。

又是上次喝过的小龙团。

孔善祥端起茶盏,轻轻地呷了一口,随即开启了话题。

“小子,跟老夫说说吧!”

“哎,行吧!”

方静之似乎不太情愿的坐起身子。

懒洋洋的回应道:“那我们就好好的聊一聊!”

“先生,你觉得读书是为了什么!”

孔善祥闻言,眉头紧锁。

问题看似简单,却又无比的深奥。

他沉吟片刻后回答道:“自然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自然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整点干的!”

“啊?”孔善祥一愣,不解的看着方静之。

方静之不以为意的耸耸肩:“听咱们读书人吹牛逼吹多了,我都有点过激反应了!”

“我是说啊,你给我整点实在的,别动不动就说什么天地君王百姓的,你就是当下的事情!”、

当下的事情!

孔善祥被方静之的话弄得一愣,他的眉头几乎皱成了一个“川”字。

他试图回答方静之的问题,但却发现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对于读书人来说,当下应该做的事情似乎就是读书。

但是显然,对面的小子并不满足于这个答案。

“老孔啊,其实你说的这些东西,什么天地立心,生民立命的,都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当官对吧!”

不知何时,方静之已经坐了起来,直视着孔善祥:“可难道不当官,就不可以做你说的这些事情了嘛!”

孔善祥眼神眯起,静静地看着方静之。

这个回答,似乎也正是自己一直想不明白的地方。

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想要实现抱负,唯一的途径就是做官,就是依靠官府,依靠皇帝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与目标。

梦想着凭借个人力量实现抱负的读书人最终往往最终都成为了闲云野鹤。

“有人当官为了财,有人当官为了名,有人当官为财为名,可说到底,他们都是为了自己。”

“十个当官的八个贪,百姓们的话,话糙理不糙。”

“那你说的新路子,就能改变这一切嘛!”孔善祥严肃问道。

方静之摇摇头:“古往今来,多少皇帝老子都没能办到的事情,我又怎么能办得到。”

“不过,总得有人去尝试去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来吧!”

“比如,种地,学医?”孔善祥追问道。

“孔师,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方静之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从前,有个被世人视为傻子的人,他终日凝视着一根竹子,深信其中蕴含着天地间的至理…………”

当下,方静之靠着自己的记忆,不算太过于胡编乱造的说起了关于王圣人恪物的经历。

王圣人倡导的,乃是心学。

心学早在南宋时期,就已经被陆九渊提出。

这位象山先生,也不是什么凡人,乃是朱熹的程朱理学的主要竞争是对手。

他常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又谓“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

他认为要认识宇宙本来面目,只要认识本心。

后来到了大明,陈献章开启心学之先河,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

湛若水和王守仁是明代中晚期心学的两个代表人物。

湛若水在继承陈献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其心学宗旨“随处体认天理”,而王守仁(即王阳明)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

纵观大明心学历程,可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

终成独具特色的心学体系。

方静之此刻,就是想着利用心学来说服孔善祥。

这个老家伙,八成就是孔家的人,只要自己搞定他,那便师出有名。

大明的科技树需要点亮,而点亮他们,十分的需要那些读书人们。

你们读书人不是想着做官嘛!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