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善后(1 / 2)

曹穗没有防备刘协和荀彧最重要的原因是,两个人翻不了什么浪花啊。

这年头,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更何况,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城内的医师全部动起来,城内也开始张贴告示,敲锣打鼓地通知百姓,官府已经研究出抗伤寒的药方,每个辖区什么时辰能够领到免费的汤药……

光是这些要调动的人手就已经是巨多,曹穗哪里有心思耗费在刘协身上。

而且按照她对荀彧的了解,若是刘协拉着他说太久的话,怕是他自己就得主动请辞,心里头惦记着抗伤寒,刘协既然已经大好了,那么获得的荀彧怜惜就会大打折扣。

曹穗很是看重安抚民心,特意安排人分区敲锣打鼓地告知百姓伤寒有救的消息,让他们能对抗伤寒有信心,不用处在绝望和惶恐中等死。

而每个辖区更是快速地支起大锅开始现场熬药,旁边还有一处不间断地烧水,许多人家连烧热水都得算计那点柴火,官府此举倒是叫他们慢慢地燃起希望。

每家每户都排队来领汤药和热水,慢慢转凉的天气也没有吹散他们手心的汤药的温度,麻木的脸慢慢地燃起希望。

他们好像不用等死了。

粗略地安排好对生者的安置,曹穗接着还要安排对死者的处理。

这几个月城内城外死伤的人数依旧很多,尸体的处理成为一个大问题。

士兵自然是第一人选,不过此类风险实在是巨大,曹穗能做的也只有大额的补偿。

可士兵不能全部投入进去,不然压制不住可能性的动乱,曹穗便告知城内城外的百姓,主动参与处理尸体的人可以拿到和士兵一样的钱银。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是穷得命最不值钱的百姓。

许多人都报名,有的是孤家寡人想要为自己博一博,有的则是想要为家人挣一个希望。

主动报名的人不少,他们瑟缩地跟着士兵们在各处搬尸体,然后集中运到城外处理。

此时对于这些因伤寒而死的尸体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火烧,虽说讲究死者为大,可特殊时期特殊对待。

这些人对待尸体倒是没多少惧怕,或者是惧怕的不是尸体,而是可能感染伤寒的可能性。

不过因为官府研究出来的方子,这点惧怕都被弱化不少,反而更是的情绪是麻木。

每日搬尸体、烧尸体后还不能回家,集中安排在安置房内,等待第二日继续去干活。

曹穗知道这种事情的危险性,咬着牙给他们日结,每日的钱拿在手里,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巨款”,一个个更是咬着牙、怀着感激的心处理尸体。

曹穗吩咐完这些准备去找严重伤寒安置区的人要病例记录时,荀彧久已经回来了。

果然他一心惦记剩下的事情,主动揽在身上,“剩下的事情我去做吧,女公子还是要尽快写信回邺城给丞相。”

不单单是为人臣的本分,还有为人子女的孝心。

曹穗也不含糊,她相信荀彧的能力,自然不会强抓着手里的权力不放手,“那就辛苦先生了。”

她确实有许多事情要和曹操讲,荆州刘备的事,刘协转危为安的事,伤寒方子研究的事……平时还不觉得,一到要和老父亲全部交代的时候,纸就有写不完的时候。

东西当日就差人送回邺城,曹穗终于能喘一口气,只等着老父亲的支援。

豫州各处都要药材,曹操在邺城调动更加方便,有后台能用曹穗才不会清高地不用。

比起她上门抄家,自然是“啃”老父亲更加方便,还能留个好名声。

没见过谁家济灾全靠自己努力的,朝廷自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曹操倒是不至于在这方面抠搜,平日里虽然都要求曹穗自负盈亏,但事有轻重缓急。

他接到曹穗的信一看见好消息,脸上便露出笑容来,第一时间派人回府上去通知丁氏。

这几个月,提心吊胆的又何止是曹穗,他和丁氏可谓是日日夜夜都担心着,好不容易收到了好消息,自然要叫她安心。

剩下的内容曹穗看得很慢,对于曹穗朝刘备伸出援手的事情他没生气,尤其是曹穗把编排贾诩的那一段也写了进去,曹操看得忍不住发笑。

尤其是想象了下,还真是贾诩能作出来的举动,越发好笑。

等看到黄丹红以身试药、张仲景不顾安危、医师们都殚精竭虑地研究,终于将抗伤寒的药方研究出来时,哪怕是他也忍不住松了口气。

他明白曹穗这番时想要他知道医者的功劳和大用处,不得不承认,他确实真切感受到了。

尤其是此次伤寒被控制、防治得十分好,居然还真的研究出药方,死伤人数对曹穗而言很多,可对曹操而言则是奇迹。

曹操不担心曹穗会想要功劳骗他,立刻召来少府的人,来者自然是杨修。

杨修被曹操召唤心中便有了猜测,等听到曹操吩咐少府安排报社将抗伤寒成功的好消息登报时,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曹操在这个大喜的日子也没和杨修较劲生气,两人心平气和地见面,如同最正常不过的上下属见面,然后各自散开。

杨修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