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阳谋 曹穗:高帽戴上了想脱下可不容易(1 / 2)

本以为此事到此便停止了,一些还没被曹穗找上门的暗自庆幸,至于已经出血的家族只能自认倒霉。

可谁能想到,曹穗这么一个雁过拔毛的人,哪里能舍得剩下的那些藏书。

虽然藏书都在各个士族的家里,但曹穗就像是个强盗,早已把别人家的当成自家的。

她的东西怎么能住在别人的屋子里呢?

强买强卖的招数已经使过了,曹操面前也有人告状过,曹穗自然不能再用老套数,老父亲的面子还是得给。

果然,还是得来文雅的。

曹穗没有太着急有动作,从各家搜罗借过来的书要分门别类的整理,少府的人也不可能全部都来干这个活,光是抄写都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

曹穗没有一个劲的压榨少府的官员,能花钱解决的事情,就不是事情。

她直接公开招募人来抄写,除了该给的钱之外,还表示可以抄写两本,一本交给少府,一本自留。

少府的消息一出,哪怕是一些士族家的子弟都有所意动,曹穗可谓是“借”遍所有大家族的书库,那种藏书量世间罕有,就连被她上门光顾的士族都能在她给出的书单上面找到没看过的古籍。

一整个公示栏立在少府外百米外,不少人都犹豫着,最后还是鼓起勇气上前询问。

招人的事情还是交给少府的人,他们需要一个个核对登记,抄书的话自然得在眼皮子底下,还提供纸墨,完完全全地只需要学子们“出卖”手力。

有一就有二,许多人都借着这个机会来看书,少府的官员得了曹穗的交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像是恨不得他们一刻都不停歇地干活。

而且,现在的读书人嘛,又不是没脸没皮的人,有时候看书看入迷了,清醒过来后也会主动将缺少的补上。

一直到六天后,有人率先将两本都抄写完毕,上交的时候被少府发了一个怪模怪样的小本本,上面还有他的信息。

“这是少府卿特意嘱咐的,说不定日后还能凭借这个来少府借阅书籍。”

学子大喜,立刻紧紧地攥住,生怕被人抢走。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毕竟周围人的眼神确实炙热。

“敢问,是只有第一个交书的人有吗?”人群中早已有人按捺不住,主动询问。

官员态度和蔼,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此次抄书的人都有。”

一下子散了不少人,全部都精神奕奕地去抄书,打算一口气把剩下的抄完。

毕竟书拿到自己手里才最实在,而且少府定然不会一直持续,自然能多抄几本就多抄几本,往日他们哪有机会看到这些书。

一时间,曹穗的名声在这些学子口里又上一层楼,被打劫的几个家族见曹穗用他们的东西博得一个大方的名声,更是气得不行。

简直是欺人太甚!

曹穗望着慢慢充盈起来的书库,不得不承认,读书人果然是便宜的劳动力,当然不是和普通的百姓相比,毕竟读书人的投入成本和普通的百姓可不一样。

和以往需要曹穗花钱的项目相比,抄书这件事瞧着浩浩荡荡,但其实并未花她多少钱,而学子们一点都没觉得自己被压榨,反而对她感恩戴德。

曹穗:我不过是借花献佛而已。

但不得不承认,眼瞧着书库一点点被填满,心也跟着被填满,只是满屋子的墨香味叫人有些掩鼻而逃。

就在众人都以为曹穗暂时安分下来时,四月中旬的官府旬报又发行了,早已融入到邺城众人生活中的旬报一发行,早已订购的人自然有人送到家里,其他人则是朝路过的报童招呼一声,一张报纸就到了手里。

这期旬报的内容没多少劲爆的内容,但有一处特别的地方,用了很大的版面感谢无偿捐赠的诸位家族,一个个鸣谢,用词可谓是肉麻十分,把一群被迫无偿的人噎得不行。

但也有人看出问题,因为曹穗上面鸣谢的人可不少,但满打满算曹穗目前为止也就走访了十几家,那剩下的那些呢?

百姓看自然是看个乐呵,然后顺着旬报的话夸一夸;

已经被曹穗上门借过的人家无事一身轻,左右已经被抢了,难不成还真要吵架不成;

最后就剩下已经被曹穗在旬报感谢但还没付出的人家,只觉得脑袋上悬挂着一把闸刀,随时能落下。

有人气愤,觉得曹穗就是强抢。

“她强抢又如何?孔家、司马家、杨家、荀氏这样的家族都拿她没办法。”

一瞬间没人说话了。

没办法,曹穗前面啃得骨头实在是太硬了,后面都是些小鱼小虾,只不过曹穗向来都不喜欢浪费,小鱼小虾也是肉,可别有漏网之鱼。

果然,旬报发出去没两天,曹穗便派少府明着去各家要书。

这股厚脸皮的架势,让人沉默又无可奈何。

一群人试图用他们的冷脸无声地控诉少府,希望他们良心能自我反省。

但曹穗早就和他们做好了思想工作,一个个无视冷脸,笑得跟炸开的花一般,上前就是一通能把人听得鸡皮疙瘩掉一地的肉麻话。

以至于本来还想着为难为难的人家立刻送瘟神一样把人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