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婚礼的喧嚣渐渐落下帷幕,夜幕悄然笼罩了四合院。屋内,贾张氏一家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邻居们送来的红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贾东旭揉了揉有些疲惫的双眼,率先打破了沉默:“妈,咱们开始数数这随礼吧,也得记个账,以后好还人情。”
贾张氏点了点头,眼神里透着一丝期待与精明:“行,东旭,你念着,我来记。” 说着,她从一旁拿出一个破旧的本子和一支铅笔,准备记录。
贾东旭拿起一个红包,拆开一看,说道:“一大爷和一大妈,随了五块钱。” 贾张氏在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大爷、一大妈 —— 五元。”
接着,贾东旭又拿起一个:“秦淮茹和林宇,十块钱。” 贾张氏一边写一边念叨:“这林宇现在在厂子里混得不错,出手就是大方些。”
当看到傻柱的红包时,贾东旭愣了一下,说道:“傻柱,八块钱。” 贾张氏微微皱眉:“这傻柱,平时看着没个正形,随礼倒也还凑合。”
就这样,一家人一个红包一个红包地拆开、登记,有三块的、两块的,也有一些亲戚朋友给的数额稍大一些的。随着红包逐渐减少,账本上的名字和数字也越来越多。
贾张氏看着账本,满意地咂咂嘴:“东旭啊,这次婚礼虽说花了不少钱,但这随礼也收了不老少,以后咱们和邻居们的往来可不能断咯。”
贾东旭应了一声:“妈,我知道。这人情世故,咱得拿捏好分寸。”
统计完随礼,贾张氏小心翼翼地把账本收好,仿佛那是一份珍贵的宝藏。而贾东旭则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新生活的憧憬,也有对未来日子里如何维护好这些邻里关系的思考。
夜深人静,整个四合院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贾东旭和新媳妇兰芝带着新婚的甜蜜与羞涩,回到了他们的房间,轻轻关上了门。
贾张氏独自坐在昏暗的堂屋里,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她轻微的呼吸声。她缓缓站起身,拖着有些疲惫却又透着一丝欣慰的步伐,来到了老贾的遗像前。
昏黄的灯光洒在那帧遗像上,老贾的面容看起来依旧严肃而又带着几分亲切。贾张氏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遗像,许久之后,她才缓缓开口,声音微微颤抖,带着岁月沉淀的沧桑与感慨:“老贾啊,你在那边都看到了吧?咱儿子东旭今天结婚了,娶了个好媳妇。这么多年,我一个人含辛茹苦,总算是把儿子拉扯大了,这一路的艰辛,只有我自己知道啊。”
贾张氏的眼眶渐渐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东旭小时候调皮捣蛋,我又当爹又当妈,生怕他磕着碰着,走了歪路。为了他,我没日没夜地操劳,和邻居们也有过不少磕磕绊绊,但只要是为了东旭好,我啥都不怕。”
她抬手轻轻擦了擦眼角的泪花:“现在好了,东旭成了家,有了媳妇,以后的日子就有盼头了。我也能松口气,跟你有个交代了。你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东旭和兰芝恩恩爱爱,给咱们贾家生个大胖小子,让贾家的香火能一直延续下去啊。”
贾张氏在遗像前伫立良久,仿佛在与老贾进行着一场跨越阴阳的对话。那些过去的艰难岁月如同一幅幅画面在她眼前闪过,而此刻,儿子成家的喜悦又让她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何大清那略显局促的家中,灯光昏黄而黯淡。父子俩相对而坐,气氛却有些凝重。何大清眉头紧皱,目光紧紧地盯着傻柱,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柱子,你今天在贾东旭的婚礼上是怎么回事?老是盯着人家新媳妇看,这像什么话!”
傻柱被父亲这么一问,脸上泛起一丝不自然的红晕,他微微低下头,嘟囔着:“爸,你不懂,就别问了。”
何大清一听,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无名火,提高了声调:“我不懂?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你这副模样,我能不懂?你是不是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傻柱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倔强:“爸,我真没什么,就是觉得那新媳妇长得好看,多看了几眼而已。”
何大清看着儿子的样子,心中突然涌起一股熟悉感。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过去,想起了自己曾经总是惦记着的白寡妇。那时候,自己也是这般魂不守舍,满心满眼都是白寡妇的身影,为了她,甚至不惜与家人产生矛盾,差点就酿成大错。
如今看到傻柱这副模样,何大清不禁在心里暗自叹息:“这小子,还真有些乃父之风啊。可这种事情,哪能任由它发展下去?这要是传出去,还不得被人戳脊梁骨,在这四合院可就没法立足了。”
何大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语重心长地对傻柱说:“柱子,你听爸说。这男女之事,可不能胡来。人家贾东旭刚结婚,你就老盯着人家媳妇,这要是让贾东旭知道了,还不得跟你拼命?咱们在这院里,和邻居们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得注意名声,别干傻事。”
傻柱听了父亲的话,沉默了许久,缓缓地点了点头:“爸,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可何大清看着儿子的眼神,心里却依旧有些担忧。他知道,感情这东西,一旦在心里扎了根,想要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