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寻龙辨穴,银针探脉(1 / 2)

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一行四人背上行囊进入沩山,七姑则留在山脚酒店策应。

沩山地跨三县,占地颇广,我们在山里足足走了半天,傍晚时终于进入远离人烟的原始山区里。

“在这歇歇吧,我去掌掌风。”

李学武示意大伙原地休息补充体能,他自己则爬到上一处高高的岩头,朝四周瞭望,想在搜寻什么。

我这时多少也懂了一些盗墓行的黑话,知道所谓“掌风”,是指观山辨势进一步堪定古墓的位置。

李学武号称“土夫子”里的老元良,尤其善于以风水术“寻龙捉脉”,但我还没亲眼见识过他的本领,好奇心驱使下,我也跟着爬上了岩头。

日暮西垂,半边天空都被烧成红色,大半个沩山都尽收眼底,景色令人心醉。

李学武见我跟过来,借机给我上课:“古人丧葬,必定要选择风水吉穴,越是有身份的人墓址越是讲究。这一带山岭逶迤,溪流冲折,可谓砂明水净,称得上一处诸吉咸备的福地。”

我对风水学一窍不通,那听得懂李学武的高论?挠挠头道:“那依您看,大墓应该在哪个位置?”

高水一寸即是山,低土一寸水回环。山缠水绕明堂现,虎踞龙盘有根源。”李学武胸有成竹地指向山谷里一处相对平缓的山岗子:“那里应该就是真龙藏形之地!”

我听得晕晕乎乎,李学武拍了拍我的肩膀:“寻龙觅穴风水术,这里头学问深着呢!你小子要是感兴趣,以后我慢慢教你,现在咱们办正事要紧。”

于是我们草草吃了些清水干粮,趁着天空还有亮光,沿着陡峭的山坡继续前进,来到李学武墈定的山谷岗子上。

“猴子,大眼,银针探脉,看看底下什么情况。”李学武跺了跺脚。

郑猴子点点头,卸下背包,从里面取出一支接柄洛阳铲,在大眼协助下朝地下开钻。

盗墓行话里的“银针探脉”,可不是中医施针治病,“银针”指的洛阳铲,这玩意是盗墓贼标配,无论南派北派都离不开它。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洛阳铲探地脉,根据取出来的土壤判断古墓的年代、规模等信息。

猴子和大眼熟门熟路,不一会儿工夫抽出洛阳铲,猴子打开头灯,仔细看了看带出来的土质,又凑在鼻子边闻了闻。

“三合土、炭渣、青膏泥,是这里没错了!”郑猴子大喜,赶紧把铲头送到李学武面前。

李学武接过铲子掰下一块土,手指搓了搓,一脸严肃地说道:“三合土用的是石灰、碎石子加陶粉,炭渣里还混合了朱砂明矾,这都是典型明朝墓葬特征,看来底下确实是一座明朝墓冢。”

这话一说出来,我注意到郑猴子和大眼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我忍不住嘟囔道:“好不容易找准了地方,这是好事啊。”

郑猴子白了我一眼:“你小子知道个屁!明朝大墓集历朝历代防盗方法之大成,机关陷阱术也吸收了番邦异国的特点,斗里的凶险程度比其他朝代的墓冢高得多!”

李学武怕士气受损,赶紧咳嗽一声:“明代墓冢咱又不是没下过,怕什么?小心谨慎一点就行了。况且从封土推断,墓主不是王侯也是高官,里头陪葬的明器不会少,这可是桩大买卖!”

三言两语一撩拨,郑猴子、大眼还有我顿时眼睛放光,仿佛看到了堆积如山的金银玉器,精神一下子就振奋起来。

“李爷,既然是明朝大墓,穹顶说不定做成‘悬龙槎’,

您看从哪儿开洞子进去合适?”郑猴子看了看四周,征求李学武的意见。

悬龙槎,是明代墓室穹顶的一种砌筑法,砖石槎口里设有机括,专门用来防御盗墓贼,要是直上直下打盗洞,只要一块顶砖受损,整个穹顶都会坍塌下去,到时候不但明器全毁了,盗墓者也得跟着活埋在里头。

李学武掏出根烟点上,吐出一口浓浓的烟雾:“人家既然防着咱们开盗洞,那咱们从墓室大门进去!活人还能让死人算计了?”

这座藏在大山里的明墓不封不树,看不出墓室规模大小,四周又没有参照物,该怎么确定墓室入口的具体位置呢?

只见李学武从怀里摸出一个巴掌大的罗盘,一会儿指针,一会儿抬头望向夜空,嘴里嘀嘀咕咕在岗子上转悠起来。

“两位大哥,李爷这是干嘛呢?”我低声问郑猴子和大眼。

郑猴子咧嘴一笑:“古代墓葬之法是门大学问,选址要合宜山水之势,方位布局也要对应五行生化之变,李爷这是对应天上星辰排列堪舆墓冢入口方位呢!”

“啊?这么玄乎?能行吗?”我不免有些将信将疑。

大眼一手

搭在我肩膀上:“我老舅从十二三岁开始就学习天青风水术,得亏他没去当风水先生,不然长沙城里的风水先生都得饿死!你以为‘老元良’三个字是浪得虚名?”

李学武转悠了十多分钟,在山岗南向某个位置停下脚步:“生门转死门,己土合禄存。从这里开个口子看看!”

我们三个赶紧过去,按照李学武指定的位置,开始掘土打洞。

挖了不到一米多深,挥铲的郑猴子突然停下动作,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