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山民风质朴,十里八村,谁家有什么八卦,可能当事人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乡亲们就已经知道了。
俗话说得好!穷在闹市无人之富,在深山有远亲。陈俊峰年轻时与妻子离异,落魄度日,连他的堂弟都不愿意和他多接触。没想到现在陈俊峰摇身一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之一,不时就会有些小报记者上门采访,甚至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来到了陈俊峰的家中。坐在破落的土炕上拉着陈俊峰的手和他话家常,临走眼泪汪汪的告诉下属,一定要善待这些艺术家。
听听,艺术家这三个字,多么的精光闪闪,仿佛一顶王冠。陈俊峰哪里受过这样的荣誉,村里的人见陈俊峰势头正猛,一股脑的涌上来,希望和他攀个亲戚,拉点交情。
朋友多了,路好走,以后谁去和当官儿的办事儿,提提陈俊峰没准儿能帮上忙呢。村里人的人生大事,就是吃饱穿暖。可能大半辈子也没有和公家打交道的机会,但眼下陈俊峰出息了,在他们建造了一座桥梁,所以这帮人乌央乌央的往陈俊峰的家里跑。
其中就有个老光棍儿
,他和陈俊峰的人生经历相似,只是老光棍儿是由于赌博输光了家产,气的老婆出走,还给他甩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奶娃吧。老光棍儿自己活下去都困难,更不要说抚养这个孩子了。
小男孩虎头虎脑,很聪明,尤其对唱戏很感兴趣。之前老光棍儿认为自家的儿子以后就是做个扛大包,卖力气的,也不能去学那些咿咿呀呀的学曲。男孩子嘛,就应该有点男子汉气概,但是看到陈俊峰日子重新风生水起,老光棍儿又动了心思。什么男子汉,不男子汉的,只要能挣钱,管他做什么呢?如果自己的儿子也能成为那个什么什么传承人,老爹脸上也有光,大把大把的钞票往家里拿,孩子之后肯定也会感谢自己小时候替他做出的这个决定。
于是,老光棍儿主动找上陈俊峰,希望将自己的儿子送到陈俊峰这里学艺。这个消息,可把陈俊峰给乐坏了。沉寂多年的相传统曲艺发扬光大的念头再次翻腾起来,自家的儿子算是指望不上了,前期虽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陈俊峰发个消息让他了解一下儿子的近况,但那小子现在长的是圆是扁
陈俊峰都不知道。而且,他的儿子已经过了练童子功的最大年纪。既然现在随便收养别人的儿子是不合法的,那就就认了这孩子当徒弟,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更何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了这个小徒弟,不仅自己的手艺可以传下去,养老送终的事儿也能交代给他。
陈俊峰欣然应允,连拜师仪式都省了,直接把秦亮接到了自己的家里。老光棍儿看到儿子有了着落,每个月还能从陈俊峰那儿拿几百块钱的补助当然开心。
“打住!”秦雪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嘴角已经抹出白沫的神医,正在兴头上,被秦雪打断,有些不耐烦。“又怎么了,一般拜师学艺的人不应该向师父交伙食费和生活费吗?陈俊峰干嘛做这个冤大头,把自己的本事交费的徒弟反而要给徒弟钱。”
“你懂什么呀?陈俊峰这是花小钱办大事,他要是不用钱稳住秦亮的父亲。老光棍儿一翻脸,还不把孩子接走。学戏苦着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落下来的汗都能浸透报纸,而且不下狠手打,根本就学不到真本事。孩子哪是去陈俊峰家里享福的,那
是去吃苦的,他是用自己的血汗给他爸换票子。”
“陈俊峰越对徒弟寄予厚望,越对他下狠手,要不他老婆怎么不允许自家儿子学戏呢?怕的就是像陈俊峰似的大半辈子都在戏曲上。为了练功,一身皮摔散了重新捏起来,哪是人能承受的了的。”
老光棍儿要不是自己手里没钱,他才不会把儿子送到陈俊峰那里去。总之,孩子在陈俊峰家里慢慢长大,脾气秉性反倒越来越像陈俊峰,和自己的那个光棍儿老爹却不太亲近了。
本来老光棍儿惦记儿子成人之后能沾点光,可是没想到他的命不好。孩子还没长大成人,就得了癌症一命呜呼了。陈俊峰也算是个厚的人,亲自帮老光棍料理了丧事。把徒弟的铺盖卷儿一卷,这下他俩跟像父子了。
只是陈俊峰的好日子也没过多长时间,什么传承人,什么扶持,那都是一阵风的事,热度过去了,就没人搭理他了。本来听戏曲的人就少,因循守旧不懂变通,受众越来越少,现在这些年轻人有几个能坐的住板凳听戏的,恐怕听课都不会那么认真吧。主要还是这个社会诱惑太多,太
浮躁,所以大家伙都有点静不下心来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丢的差不多了。就说京剧,豫剧,这是有着响当当名声,现在会唱戏的,能听戏的又有几个呢?
“这孩子也是够让陈俊峰不省心的。哎!旧时候,师父教徒弟每天除了唱戏以外,其他的事什么都不能做。陈俊峰怕管的太严,秦亮有逆反心理,再加上他老婆的前车之鉴,所以秦亮一边学习,一边读书,倒是没落下文化课。只是,这小子不是个读书的好料子,家里没个女主人,老光棍儿和陈俊峰是俩大大咧咧的老爷们儿,所以秦打小就受人欺负。读到初二说什么不愿意再念了,借口要和陈俊峰好好学学学曲,就这样一直在家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