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叫魂(下)(1 / 3)

“叫魂?!唉哟,你要这么一说,我还真是记起来一些。”

李志忠稍稍回想了一下,跟着叫了起来,“那时候我也就十来岁,还真是见过好几次杨老爷子给人叫魂呢。”

说着,李志忠望向杨越,“唉,杨越,你见过这个没?按说应该有吧,你爷爷以前很会这些东西的。”

杨越一时没有回答李志忠的话,只是露出了回忆与思索之色。

他记忆里,林福菊与李志忠所说的这个“叫魂”,他还这是有点印象。

叫魂可以称作“喊惊”、“喊魂”等,说起来是封建迷信,但其实逐渐的发展,更类似于一种信仰民俗。

古代认为,人有疾病将死,魂魄离散,须招魂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因而有“招魂”之俗。

《楚辞》中《招魂》篇,即与此俗的关。后世婴孩儿童若惊吓所致,以致魂不附体,此时即须叫魂收惊,使魂魄归来,除病消灾。

具体的叫魂方式,各地不一。

其流程大概是叫魂时由叫魂的人在地上画一个十字,掉魂的人站在或躺在十字上面,掉魂的人的家长站在一旁。

叫魂的人在口中先念一段词,然后一只手伸向天空作抓东西状,口中喊到“某某回来”,然后把手伸向掉魂者,由掉魂的人的家长在一旁应道“回来了”。

其实观前村这边,不,应该说是吴兴县这边,方言里“叫魂”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是很多的。

比如很多小孩子,小时候一直对着父母“爸爸妈妈”叫个不停,遇上父母可能正在忙,没工夫搭理,就会回一句,“叫魂啊一天叫到晚。”

又或者其他人之间,被人叫烦了,总会来这么一句。

从这点上看,“叫魂”当成一种民俗,确实是相当普及的,而且已经是融入到了日常的交流语言当中。

杨越之所以记得“叫魂”这个事,其实也是他小时候见过爷爷给人叫魂,其中在房间里,还站着那个掉魂人的家长。

两人一个叫,一个答。让从旁观看的杨越,觉得无比好玩和滑稽。

那种煞有介事的模样,一度

让杨越觉得仿佛是在玩什么有趣的游戏。

他也想起来,那时候爷爷还真是一年总会又那么次给人叫魂。

一些小孩子受到惊吓,还有去外地工作回来后精神不正常的,都会找上他爷爷。

据说其实会叫魂的人是不少的,一些个村子里上了年纪一些的,都会上一些。

点上几炷香,然后进行某些仪式,比如给掉魂人口袋里装红枣之类的。

但这些人确实似乎都没有他爷爷厉害,那么受欢迎。

当然,这些事情其实后来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农村里渐渐的也就少了,很多新一代的夫妻,对于这些事情是敬谢不敏的,还有一些条件好了,家人移居到了成立,渐渐的就成了过去。

若不是今天被这老妇人提及,杨越恐怕都想不起来还有这样的事情。

而在杨越脑海里的念头想到这里,他的目光不自觉的跟着落在了老妇人林福菊接手抱过去的那个孩童身上。

这会孩童不知是疲劳还是其他缘故,依旧没有醒。

可眼角隐约像是有泪痕,好像哭过一样。即便被林福菊抱着,小孩子似乎都没什么安全感,时不时的像是天气太冷一样,轻轻打颤。

仿佛在睡梦之中,都极其不安稳,在梦到一些恐怖的事情。

“杨越,这个你会吗?你爷爷可是教了你不少东西,你可是他的传人。”

李志忠在旁边,似乎注意到了杨越在看向那小孩子的眼神,忍不住出声询问。

杨越从小在村子里就算是最聪明的那几个,虽是调皮捣蛋了一些,还会打架,可学什么东西都快,都灵。

可以说,观前村这么多年,考上大学的也有一些个,但至今为止,依旧是杨越当初的成就最高,考的学校最好。

只不过,杨越未能延续他创下的荣耀,在大学里见义勇为犯了事,去做了七年牢。

但即便如此,李志忠对于杨越还是很相信的,觉得杨越肯定从他爷爷身上学到了很多事情。

前面他和任同见到杨越那一手从空中翻下来落地的身手,那真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还有不需要其他人搭手,一个人扛着四百斤的包就从山下走到山上,面不红气不喘,这气力、体力,绝对是相当惊人。

而在场其他人里,听到李志忠这一问,包括林福菊和他的儿子儿媳以及那个颜值不错的女儿在内,一行人全部的目光都齐刷刷落在杨越的身上。

当然,这些目光里蕴藏的意味,多半是有惊讶,有疑惑,和不信。

而在那些不信的眼神里,诸如林福菊,又夹杂着几分期待之情。

“不会。”

杨越面对众人的目光坦然说道,“我只是见过爷爷给人叫过,那时候我还小,没学过。”

“唉——”

刚刚生出一抹期待之色的林福菊,闻言顿时长叹一声,脸上的愁苦之色更甚。

其实“叫魂”这种事,在过去老一辈人里,很多人都是会的。

她也是见过不少,大概的流程多少了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