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风卷残云天地阔,浪吞瀚海鬼神惊(1 / 2)

正好崔平也感到壮志难酬,看他谈吐不俗,便收起短刀走过来。

“在下崔平,敢问贤兄高姓大名。”

“俗套,俗套。美酒皓月定唐刀,兄弟有了,唯独少了美人。来来,且饮壶中酒,狂歌塞上秋。”

这家伙,性格狂放至极,弄得崔平差点接不上来。

他并非浮夸冒进之人,月下舞刀,有感而发,没想到引出这尊大神。

人家把葫芦丢过来,不接不像话,于是崔平接过酒葫芦,咕嘟咕嘟,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

“壮哉,兄弟。”

白袍人搂着他的肩膀,抓起酒葫芦摇了摇,突然嚎啕大哭,随后打了个饱嗝儿哈哈大笑。

“酒干倘卖无,兴致须狂书。兄弟这把定唐刀来历不俗啊,可否与愚兄看上一眼?”

思维太散,以至于崔平觉得这家伙精神有问题。

但是他两次说到定唐刀,不由得让崔平好奇起来。

时空跨度太大,依靠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没有古代人知道得多。

他双手捧刀,递给白袍人。

接过短刀的一刹那,那人眼睛里锋芒四射,腰板挺得笔溜直。

他起身,迎着月光细细观摩,几乎将短刀的每一处地方看了个通透。

最后抽出短刀,冲着刀身吹了口气,沉吟良久,将刀身缓缓入鞘,还给崔平。

“果然没有看错,不曾想风某有生之年,能够目睹上古神器,死无憾矣。”

听得崔平越来越迷糊,这把刀确实锋利,但他终究是青铜打造,难道还能比现代的钢刀锋利吗?

“敢问风大哥,这把刀到底什么来历?”崔平诚心诚意地问。

那人得意地扬起嘴角,扶着崔平的肩膀缓缓道来。

“昔日,禹帝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华夏尊崇。此刀名定唐刀,亦叫桐叶刀。”

“小兄弟,看你器宇不凡,可知桐叶封唐的典故?”

桐叶封唐?

崔平脑子里“突”的一跳,这不是周成王把他弟弟封到晋地的典故吗?

小绿皮一千六百三十五页上写得清清楚楚。

成王削桐叶为珪以封叔虞,史书礼成、乐歌之,从此成就了三晋之祖。

“难道这把刀是唐叔虞所有?”崔平惊问。

白袍人哈哈大笑,称赞崔平知识渊博,崔平不敢在他面前摆弄,请白袍人继续说。

白袍人说到:“成王削桐叶,用的就是这把刀。此刀初为太公望所有,邑姜生叔虞,太公望以此刀赠外孙,亲手在刀把上刻下这个“夨”字。”

说到这里,白袍人让崔平把刀拿出来,映着皎洁的月光,指给崔平看。

原来如此。

汉字变迁源远流长,如果没有白袍人指点,想破脑袋都认不出来。

字是太公望亲手纂刻,古朴大方,果然不是后世名家能够比拟的。

“切莫小看此刀,拿刀来。”

白袍人笑吟吟地望着崔平,直至此时,崔平才觉得他的情绪缓和下来,不似先前那般神经质。

短刀重新回到白袍人手里,他拔出刀身,朝着不远处的大青石扔了过去。

“唉”

没等崔平开始说话,只听得“噗”的一声,那刀扎入石身。

嗡嗡作响,有若龙吟,刀柄却是纹丝不动。

“禹帝铸九鼎,唯余此精铜,真千古神兵也。”

白袍人哈哈大笑,曲指轻弹。

一根红线从他袍袖里疾射而出,以不可思议的手法缠住刀身,轻轻一拽,短刀回到他手里。

归刀入鞘,放回崔平手里,白袍人拍着他的肩膀正色说道:“王者之刃,好自珍惜。”

说完,并不理会崔平。

连酒葫芦都不拿,踉踉跄跄,拂袖而去。

“风大哥,还没有请教尊姓大名。”崔平连忙喊道。

那人哈哈大笑,头也不回:“风卷残云天地阔,浪吞瀚海鬼神惊。”

真是奇人,看他步子不大,转瞬间却没影了。

这让崔平不由得汗颜,原以为,只要自己恢复了上辈子的体力,凭他练了五年跑酷,行动上不会比古人差。

没想到古代遍地高手。

先是诸离,多好的小姐姐呀,杀人不眨眼,不到五分钟,三十二个彪形大汉死在她手里。

后有风大哥,文采斐然,暗器功夫神出鬼没,袖子里的红线让人防不胜防。

不对。

吴阿四也很可疑。

从西城跑到南城时气喘吁吁,后来跟着他狂奔几十里山路,反而脸不红气不喘。

他们都是什么人?

不像卖炊饼的。

“六少爷,没回呐。别难过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说一声。”

就在他踽踽独行、思考问题的时候,崔振挑着豆腐担子出现在面前。

“崔大哥,晚上送豆腐呀?”崔平拱手问道。

崔振卸下豆腐挑子,习惯性地扶着扁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往前面指了指。

“可不是吗?日间遇到红袖招的姑娘,吃了我娘做的豆腐,都说好,让晚上再送一挑子过去。”

他一边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