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
无论是工作单位还是街道办事处都在热烈讨论一件事——经历了如此漫长的等待,这支备受瞩目的新红歌今日将会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广播播出。不论是哪个工厂还是哪一条街区,都充满了期待,并且都在同一个时间——中午11:30开启首播。这部作品由国家宣传部门亲自操刀,极具分量且普及率极高,甚至全国各村庄只要有广播,就都会同步播放这首曲子。早在一月前,《人民日报》就已经开始了预告宣传。
要知道,现在娱乐活动极为有限,大多数人的消遣方式无外乎阅读报刊或在街头听歌;尤其是孩子们,在那个年代除了简单的娱乐游戏,大人们则喜欢一起围坐着读报闲聊。他们的娱乐活动大多局限于通过社区或者工厂内的广播来听歌曲。红歌虽多,但也因种类受限显得有些乏味,反复重复那几首老曲目早已让人们产生了厌倦感。而此时,一首全新而具有官方背景的作品即将到来,人人都充满了期待。
当天下午的11:30来临之时,贾张氏在中间院子里歪着头认真捕捉远处电台传来的信号。即便秦淮如正处于空虚时期,刚二十出头却失去了爱人,但她依然不愿错过这份期盼已久的休闲时光。
同时,在餐厅里刘海中、易中天与贾东旭也在专注倾听即将到来的消息,他们端着手中的汤碗虽面带愠怒但仍忍不住侧耳细听,食堂中每个人都默契十足地放慢了进食动作,仿佛连咀嚼声音都轻了许多。
而在某一个农村地带,正在筹备投影设施的许大茂停下了工作,望着不远处聚集的人群,所有人都在静静等待这一新歌的到来。实际上,按照常理而言,新红歌首播并不应该造成如此强烈的反响。但如果连人民日报都大肆称赞,称其不但充满时代气息又不失清新独特时,那就难怪众人会对其怀抱着极大热情与好奇心。
所有人都注视着食堂里挂着的时钟。时间到了11:30。
广播突然响起。
“接下来请欣赏新一代的红歌——‘我和我的祖国’。”
“演唱者:陈雪茹。”
“作词者:陈雪茹。”
“作曲者:何雨柱。” 随即前奏响起。
所有人都因这意外的前奏感到震撼。即使是前奏也不同于以往的红歌。
然而此刻,刘海中和易中天等人愣住了。他们的咀嚼也停了下来,仿佛陷入了呆滞状态。短短几秒之间,他们的心情从期待转变为震惊,接着又转为愤恨。
震惊让他们头皮发麻。 陈雪茹?
何雨柱?
在此同时,在四合院内,正在洗衣的秦淮如也不由停下手中的活计。
一边斜着头倾听广播的贾张氏脸上露出了愤怒之情。所有在院子中的妇女都惊呆了,纷纷停止了手头的活。
而在乡下远处的许大茂,他震惊地抬头注视远处的广播设备,一时间不知所措。
此刻正在小学办公室里啃食白薯的阎埠贵也停下了咀嚼,双眼紧盯着墙上的广播,愤怒的情绪使他的牙根都快要咬断了。
他们都没想到这首备受《人民日报》和国家宣传部关注的红歌,居然出于何雨柱夫妇之手。
作曲为何雨柱?演唱者为陈雪茹?
仅仅是前奏未完全播完之时,他们已震撼得仿佛心脏停止跳动。屏息间显得手足无措。
随着时间的推移,约十几秒过去了。
从广播里传来陈雪茹甜美的、充满 ** 并富有感情的声音: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露出赞颂的歌谣。”
“我歌唱每座高山,我歌唱每条河。”
“炊烟袅袅,村落小小,路上留下车辙。”
“你用那像母亲般的心跳与我诉说。”
除了那几个吃惊的人以外,其他听众则从前几句感到新奇、随后变得悦耳、到最后闭目陶醉不已。
甚至于当第二部分音乐响起时,许多人急不可待地想要跟着一起哼唱起来。太好听了,实在太好听了。
旋律美妙绝伦,而歌词更令人赞叹不已。这首新歌打破了以往红色歌曲给人高远、飘渺之感的传统格局。
它的歌词并未过多采用深邃的道理,而是通过一系列日常的小片段和事物,让对祖国的情感更加亲切贴近人心。接受程度高,传唱度强。
当一曲结束之际,在轧钢厂的食堂里许多女工人们站了起来,拍掌称颂:
“好听极了。”
“真是好听得令人难以置信。”
“我一直以来从未遇过这样好听的红歌。”
“这种曲风和这些词句啊,真的与以前的那些红歌有所不同。”
“我这个人不擅长唱歌,但我觉得这首歌我应该也能学会。虽说可能比不上陈雪茹唱得好,但至少以后在别人面前也能哼上两句。”
“这样的红歌,我真的百听不厌。”“唱得真是太好了。”
“歌词和曲调也都很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