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尔,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苏联南部大量西撤的兵工厂所在地,也是苏联南方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在他东南面,帕拉罗夫卡,远东第一集团军(中国远征军115集团军代号)、远东第二集团军(129集团军代号)、远东第2骑兵军(第2骑兵集团军的代号)组成的打击集群已经穿插到这一带,正在与退守此地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第11集团军、第16集团军激战。
此时德军已经知道击退他们向乌拉尔方向进攻的是来自中国的军队,德军也没有对外宣布,目的很明确,暂时不想暴露已经与中国军队在苏联战场开战的消息。就像苏联不愿对外承认中国远征军出现在苏联协助其作战一样。之前“左派”的队伍被直接编入苏军,编号为第33共产主义志愿军就是这个道理。
今天,乌拉尔车站异常紧张,大量的苏联近卫军一早便将车站及周边戒严,从远东方向过来的火车有数列,下车的全部是非苏式军装部队,清一色的黄种人面孔,武器也全部为非苏式,其中,大量的装甲、坦克和火炮,稍微明眼人一眼便可看出,这是全美式武器。
一个领章佩戴三颗金色三角星的年轻的将领在一群同样佩戴相似但军衔不同的军官陪同下从贵宾车厢走下来,在车站等待的,有苏联南方方面军副总司令,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南方军参谋长瓦图京大将,中国第三远征军(方面军)总指挥卫上将、第一副总指挥朱上将。
此时中国军的军衔有点奇怪,上将分为四级: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上将、中将+上将。也为了有所区别,让盟军对等分清,以上上将军衔分别有不同的表示,特级上将很好说,针对统帅,无须特别表示。其他如:一级上将在原有上将三颗星领章外围加了一圈红色外框;上将保持不变;中将+上将则只佩戴一边上将领章,另一边佩戴国徽领章。按照对等原则,一级上将对应美军五星上将、上将对应四星上将、中将+上将、中将对应三星中将,少将+中将、少将对应二星少将、上校+少将对应一星准将。当然,美军与盟军也有自己的对应策略,之前他们普遍将中国将军的军衔下调一级,也就是说一级上将他们认为勉强可以等同美军四星上将、上将等同于美军三星上将、中将等同于二星少将、少将等同于准将。
随着中国远征军在各个战场发挥的作用,特别是年轻一代将领,越来越被盟军认可,英美逐渐接受了中国军衔对等的原则,但这也只是趋向于一线作战干练的中国军人,国内不那些乱七八糟的将领,盟军依旧不认同。当然,种花方面也很无奈,总不能把他们都撤了。由于种花家正在进行的改革,涉及新的整合与军队高级将领的职位调整等,不得已,采取加军衔的方式,如上校+少将、少将+中将、中将+上将;这使得中国军衔成为当时最复杂的军衔。
根据与苏联达成的军衔对等原则,中国一级上将等同于兵种苏联元帅,上将则根据职务不同分别等同于苏军大将、上将,同样,苏军不认同中国的加衔,中将就中将,少将就少将,上校可以根据职务等同于上校和大校。所以此次派遣到苏联的部队,不再设置加衔,全部向上靠,黄伟等原中将+上将的也顺势晋升上将。这也可能成为种花军队军衔回归正统的开始。
闲话少叙,这位年轻的上将,正是刚晋升的黄伟,他的职务是第三远征军参谋长兼200集团军司令。黄伟一下车,便向面前的两位将军敬礼,并报告:“总指挥、副总指挥,黄伟前来报到!”
站在前方的那位中年将军正是总指挥卫上将,他笑着回礼并说道:“国威老弟,你可算来了。这些天可真是把我和朱兄累坏了。现在你来了,我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而旁边那位年纪稍长一些的朱上将也笑着说:“黄参谋长一到,连乌拉尔的大雪都停下来了。看来,春天已经不远了啊!”众人听后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跟着,卫给黄伟介绍了方面军副司令、参谋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瓦图京大将。他们二人对于如此年轻的上将并不感到吃惊,在苏联,什么样的情况都出现过,因为战事,苏联甚至出现一位少校在不到一年晋升上将的事情。他们在接到中国方面部队及各主管信息后,已经做了详细的调查,很清楚,这位年轻的上将,绝对是中国远征军的核心指挥,他的200集团军的战绩和战例,苏联各方面都在研究,包括他的作战风格和指挥策略等,这将决定苏联将中国远征军最终配置在那个方向作战,如何作战提供支持。
在火车站简短会谈后,一行人赶往南方方面军司令部,铁木辛哥元帅和大本营代表朱可夫元帅正在那里等待,他们要与这位黄上将等远征军高层探讨第二批抵达的远征军的作战方向。
在乌拉尔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苏军低层军官打扮的军人出现在一间较为古朴的房屋外,他左右观察后,将右手从厚实的皮套里抽出来,在对着手哈了几口热气后,敲了敲眼前的方面。
不一会,一个年轻的哈萨克姑娘打开半扇门,看清来人后,侧身让来人进入屋内,并迅速关上房门。
二人进屋后并没有说话,而是走到壁炉前,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