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封口令(1 / 3)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上天总是要宠幸有准备的人,朝廷在李世民一声令下,开始调集大军,

对外宣称是进行新的训练方法试验,只不过这个训练方法并没有公布,只是对外宣布是秦怀道新研发出来的,而且秦怀道因此被封了县子的爵位。

而那些大佬却知道这只不过是李世民用的障眼法而已,

前些天,那个突厥使者康苏密来到大唐,请求李世民要帮助他们突厥一些粮食,经过这么多天的讨论,李世民决定帮,

而且要好好的帮,不仅突厥要帮助,那些什么薛延陀、吐谷浑也要帮,还对这些小国进行了封赏。

起初康苏密表示非常不理解,下朝之后,特意再一次登上了唐俭的府门,经过唐俭一顿胡扯,康苏密竟然乐呵呵的答应了,

但李世民也说了,现在也没到秋收的季节,需要让这些人等一等,等秋粮一下来,定然会让他们带粮食回去,

这些小国一算,时间也差不多,就答应下来,

而在这期间,李世民宣布了新军整训的事情,因为这里面发生了一个插曲,

那就是曾经被李世民发配到代州去做都督的张公谨给李世民上了一封奏折。

“众位爱卿,今天朕说的每一件事没有朕的允许,不得对任何人提起,”

此次的召集,人数比上次还多,就连在家的秦琼都出席了,

一开场,李世民便下了封口令,

看着李世民如此严肃,所来之人,都是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保密,

李世民很满意众人态度,

“列位,看一看这封奏折吧,这是代州都督张公谨给朕递的折子,”李世民示意孙升将一封奏折传了下去,

首先观看的是房玄龄,默默的看了片刻,转手交给长孙无忌,依次类推的传下去,

“哎,真没想到公瑾在代州还不忘记替朕解忧啊,”李世民看了这份奏折的时候,心喜若狂,当初把张公谨派去代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陛下,张公谨所言第一条不难理解,”

房玄龄首先开口道,

其实这封奏折之所以引起李世民的重视,是因为张公谨将突厥国内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李世民观看之后,也觉得这件事可以研究,

“那康苏密深得颉利信任,这个人算起来还是我们的盟友啊,哈哈,”最高兴的就是尉迟敬德,不知怎的,他看到奏折上第一条论述颉利可汗如今十分亲近小人,

他直接将康苏密对上号了,

“陛下,他这一年当中可是没少给咱们大唐走私战马啊,咱是不是也对人家表示一下啊,”

“尉迟将军休得胡言乱语,我们在讨论这封奏折,”

杜如晦带着病出席了这次的会议,听到尉迟敬德没有正行的话,连忙制止道,

“我只不过说了个事实而已,也多亏了他呢,颉利和突利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

“咳咳,尉迟将军住嘴,”杜如晦重重的咳嗽了两声,他的病有些加重,

“好好,我不说了,你先缓缓,”

对于杜如晦,尉迟敬德还是比较尊重的,因为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的时候,全靠人家老杜给征集粮草,

而这次李世民将这些人召集到一起,他觉得李世民很有可能再次对突厥用兵,不然刚开始不可能下达封口令,

要是对突厥用兵的话,他尉迟敬德怎么能缺席,所以这个后勤部长杜如晦他就更不敢得罪了,

“呵呵,杜爱卿先缓一缓,喝点水顺顺气,不过尉迟将军所言不错,这个康苏密我们还真的可以利用一下,”

李世民也爱怜的看着自己的老伙计,这些时间来,杜如晦的病有加重的趋势,一般非必要,李世民也不舍得他的老伙计操劳了,

“陛下,臣接着尉迟将军的话继续说,这次康苏密来访,我们定下计策要在帮助突厥的同时,对其他的小国封赏,恰恰可以给他们壮壮腰板,让他们在自己国内立君主,从而不再去臣服颉利,这样一来就可以牵制一部分突厥的视线。”

长孙无忌沉吟了片刻,对于奏折当中第二点看法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也是前几日李世民对薛延陀、吐谷浑做出封赏决议的一个概括,

“辅机,你继续说,”李世民点了点头算是同意长孙无忌的看法,

“第三点就无需多说了,方才尉迟将军也说了,其实一山不容二虎,颉利绝不会允许突利这种隐隐对他有威胁的存在的,二人即使没有康苏密在中间,也绝不会太和睦的,”

“嗯,”众人都点了点头,

“第四点,突厥前些年连年南下,掳去了众多的中原人,这些人我们从道义上讲也应该把他们救回来,”

“陛下,长孙大人所说的那些被掳之人,其实我们这次可以提出来,用粮食将他们换回来,”

房玄龄开口道,

“房大人,不可,虽然我也是看着同胞在突厥那边受苦心有不忍,但谁又能保证这些粮食真的就可以将那些人换回来呢,以某在突厥那段时间对他们的了解,这些人可是翻脸不认人的,”

唐俭觉得房玄龄的考虑有些儿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