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露宿(1 / 2)

一路上道路边的山体上,都不时有碎石掉落下来,鲁廷风驾着马车飞快的朝前奔袭。

坐在马车里的蔡老,差点都被颠散架了,终于是走出了那段逼仄的山路。

鲁廷风把马车停靠在一处相对宽阔的河谷边,经过了前几日的降雨,这河流的水位能明显的感觉到上涨了许多,河水也是浑浊发黄。

师徒几人从马车上下来,在包袱里翻找出干净的水跟干粮,坐在河谷边的大石头上吃了起来。

“先生,这马车经历刚才的颠簸,轮毂和车架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再经受不起长途奔袭了。”

鲁廷风则对马车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检查,发现马车损坏比较严重。

“后方官道塌方已经是不能通行了,此地往前最近的就是千丈县,我们得尽快通知官府,到时候看看马车是修还是换。”

蔡老一边吃着手中的奶香饼干,一边看了看周围的环境。

“千丈县?前面就是千丈县了?”

叶长砚有些惊讶的问道,就见蔡老朝叶长砚点点头。

“我记得《地理志》上面说,千丈县乃是我大盛朝和蛮苗之地交界地,千丈县紧挨着蛮苗西北部的大城池酉水城。”

“没错,千丈县之所以叫千丈县,便是因为千丈县的最南端有一道千丈高的崖壁,崖壁之上就属于蛮苗地界了。”

蛮苗之地幅员辽阔,总面积大致相当于大盛国土的近三成,不过境内多毒瘴,尤其以境内野人山山脉一带为甚。

蛮苗之地实际是蛮苗十六支的统称,蛮苗之地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而是由十六个文化和习俗相近的部族独立管辖,他们虽相对独立却又相互交织,看似一盘散沙,但在遭遇外敌时,又会拧成一股绳,共同抵御外敌。

蛮苗十六支散布在整个蛮苗地界,大致以野人山山脉为中心,朝四周散分散着大大小小十六座城池,每座城池都有自己的城主,城主实际相当于这座城池的土皇帝。

酉水城乃蛮苗西北部的一座大城,城北酉水河畔建有恢宏的城主府。

酉水城因靠近大盛朝愉州府,不在蛮苗腹地,因此这里毒瘴稀薄,境内河网密布,土地肥沃,是蛮苗十六支中难得的鱼米之乡,少有的富庶之地,因此酉水城辖地有近百万人口,光这酉水城内就生活着十万余人。

“我朝自开国以来,便和蛮苗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关系,一方面是蛮苗地界多烟瘴毒气,外界的人进去无法久待,另一方面是蛮苗政权分散,各自为政,对我朝难以形成实质上的威胁。”

叶长砚倒是对这蛮苗之地有些好奇,不过眼下还是得尽快离开这崇山峻岭,赶往千丈县城为妙。

由于马车受损,鲁廷风不得不尽可能的降低车速,至少要保证马车在赶到千丈县之前,不会抛锚在半路上。

前面的官道倒宽阔了许多,路况也好了不少,由于车速慢,临近傍晚,距离千丈县衙都还有几十里路,师徒几人今晚就选择在一处开阔的河谷边歇脚。

这里是一条河谷边的高地,在浑浊的河流边,难得有清澈的溪水从山上流下来,因为这里有清澈的水源,因此师徒几人才选择在此歇脚。

高地周边地势开阔平坦,万一夜间遇到野兽群也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叶长砚和梁靖程去周围林子里捡拾了些干柴,回来就见高地上被简单平整过了,蔡老正坐在大石头上休息。

一会儿就见鲁廷风,拎着几条鱼、两只山鸡和一只野兔回来了,鲁廷风取出小刀,利索的收拾起那几条鱼来。

叶长砚掏出火折子,点燃枯草,然后将细小的树枝轻轻的放在了燃烧的枯草上,不一会儿火就生好了。

鲁廷风把鱼也收拾好了,就见叶长砚用湿树枝,在火堆旁架起了几个支架,接过鲁廷风手中的鱼,将鱼串在湿树枝上。

鲁廷风自是在野外生活过的,看着叶长砚娴熟的动作,他有些惊讶叶长砚这个从未出过远门的书生,为何会这些野外生存的技能。

鲁廷风见状,便把烤鱼的事情交给了叶长砚,自己又拎着山鸡和野兔去一边收拾去了。

叶长砚将串在湿树枝上的鱼,放在了刚搭好的支架上,一边烤鱼,一边指挥梁靖程烧火。

野外露宿的生活对于叶长砚和梁靖程来说都是新奇的,俩人一边烧火烤鱼,一边说说笑笑。

叶长砚出行的时候,在包袱里备了些调料,眼下就正好派上了用场。

叶长砚一边翻动,一边又撒上一些调料,不一会儿烤鱼的香味就飘散开来。

这时鲁廷风也收拾好了山鸡和野兔,把山鸡和野兔固定在湿树枝上,叶长砚接过来,放在了其他的支架上,也一并烤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放过调料的鱼已经烤得外皮金黄,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叶长砚从包裹里掏出小刀,小心翼翼的从一条鱼身上割下一小块,尝了一口,外酥里嫩,口齿生香。

“好吃吗?”

见叶长砚轻轻咂吧了两下嘴,一旁烧火的梁靖程一脸嘴馋的询问。

叶长砚又用小刀割下一块,递给了满脸期待的梁靖程。

梁靖程接过来,这鱼肉还很是烫手,他拿到嘴边吹了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