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第四十五课(4 / 5)

呢,别的都不说,只看‘人相食’,大家也都应该能体会到那种破败和艰难了。”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怎么样恢复社会的秩序、重新让国家运转起来,让生产重新发展,巩固新的王朝政权,这就是汉初的皇帝们需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了。”

看着天幕,刘邦喝了口酒,少见地有点沉默。

萧何摇摇头,也没打扰他。

“而这里就要进入到我们的第二个版块了,休养生息政策。”

“春秋战国争斗了那么多年,到了秦朝,好不容易终于统一,老百姓们却没迎来想要的生活,而是陷入了又一个重压的环境之下。所以,他们的生活是非常难的。”

天幕又一次提到秦朝,秦朝上下都没了前几次直播时候的“如芒在背”,反而一个比一个淡定。

提就提呗,反正又不会少块肉。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之前李晓诗说的这“单元”的标题不就已经说明了这个什么汉朝是要跟他们绑在一起的了么?那就说呗!

至于天幕所说的“百姓”和他们这时候的“百姓”不是一个意思,这也没什么,反正习惯了就行了,天幕说的百姓不只是有姓氏的人,是包含了所有的农

人和布衣,

那些黔首们等等。

现在他们都能很自然地默认了这件事,

甚至前两天讨论新政的时候还在说要不要把农人这些也都提成“百姓”呢。

而且他们之后肯定是和天幕上说的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天幕上说的“暴秦”很快就会变成别人,那他们做什么还要在意?

就连秦朝的老百姓们,再次听到这些时,也都没了一开始时候的绝望和麻木,反而小心翼翼地护着心底最深处那刚刚生出来的一点名为希望的火光。

现在新政策还没下来,也没听说有什么变化,但是再过一阵子,等皇帝陛下和那些官们想好该怎么办,他们是不是就有好日子过了?

李晓诗继续说着:“其实对于汉初来说,吸收秦朝因暴/政导致快速灭亡的教训,就是一个现成的路子。用再后世一旦的话来说,就好比是一个对照组,一个就放在眼前的,活生生的反面例子。吸取它的教训,不和它一样就是了。”

“于是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而且是在秦朝已经建立起的、成套的国家体系、制度下,吸取教训并改良——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汉承秦制。汉高祖的一切改变,都是在秦朝、秦始皇,已经架构出来的国家框架上,把那些软内置进行一些更换。”

“嗯……再举个例子的话,就好比是建房子吧。”

“早期的华夏就像是一片没有什么东西的原始空地,秦始皇一统了这片空地上的人民,成为了大首领,然后开始在这片空地上建房子——他带领他的人马,辛辛苦苦发掘出了木板房、砖房、瓦房、水泥房等,终于给了大家一个安稳的住所。但他在建成坚硬的房子后,把房子内部的摆设也都放上了石头水泥做成的。这样下来,虽然这房子能够为大家遮风挡雨,不会被风雨侵蚀了,但所有人也同样都受不了。觉得这个叫做秦朝的房子太硬了,是想让他们死。”

“然后等到汉高祖继承了这片土地时,他没有去把秦始皇历经千辛万苦、边摸索边试探着,最后成功建起来的房子给扒掉,而只是更换了一点点东西。他把里边随时可以换下来的摆设给拿掉了,换上了更为柔软舒适的桌椅床铺等等。百姓们这下就活过来了。不仅不像之前那样埋怨房子硬,反而个个都是感恩戴德——”

“对于后世来说,能够无中生有、摸索出砖房水泥房的人明显是更为伟大的。因为是他们,才让之后的千秋万代都能够一直无风无雨,蒙受恩蔽;但对于当时真正要住进去的人来说,当然是能让他们住上更舒适房间门的人更值得歌颂。”

“虽然后来很多人说汉高祖是成功捡了秦始皇的饭碗,摘了秦始皇的桃子。但这只能当成一种调侃。毕竟,不管怎么样,他们两个都是有功有恩于华夏的。只不过他们的方向不同,后世之人评价他们的立场也不同,所以才有了比较和争执,才有了‘刘邦是比嬴政仅仅小了3岁的亲儿子’的说法。但实际上,他们之间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吗?在各自的领域里,他们都是合格的皇帝啊。”

刘邦:

……

嬴政:……

刘邦彻底深沉不下去了。

这都什么玩意儿啊?

说摘桃子说捡饭碗是能理解的,

✍()_✍,

可亲儿子是什么啊?

嬴政也是无语至极。

就算他对提到秦朝的部分可以无动于衷,但听到李晓诗那个生动形象的例子后,还是很难不产生一种郁闷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