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 第六十五课(2 / 3)

r> “……融合?”刘彻隐约明白了主父偃想说什么,眉梢微微一挑。

主父偃颔首:“正是。正如始皇帝当年一统六国后所施行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又如天幕曾称赞的、我大汉的‘统一思想’……这亦是为了‘融合’。”

刘彻笑了一声,意味深长:“而匈奴等‘游牧民族’所缺少的,正是我大汉所拥有的,五胡所仰慕的、也正是我大汉自古以来就有的……”

主父偃也笑:“正是。”

天幕所描述的五胡南迁而来的“融合”,是被迫融合,但天幕的描述方式所透露出的、李晓诗那个时代的“融合”,却与五胡十六国时期截然不同,想必早已实现了真正的“融合”,那为什么不能借鉴一下?

何况天幕也曾提及,匈奴人擅长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羯人擅农耕织布等等。

他们既然都有一技之长,自然可以挖掘一下的,大汉又怎么会嫌劳动力多?

一代教化不了,那一代、代、四代五代呢?

匈奴总共有多少人、大汉又有多少人?

生活在全是汉人的环境中,受到的是汉人一言一行的熏陶和影响、做的是和汉人一样的事、遵守的是和汉人一样的法,再有朝廷管控着军队的少数民族数量——那被彻底“融合”进汉的胡人,又该怎么样,才能变回能征善战的马上儿郎?

安逸久了,谁还

能想起当年祖上驰骋草原的风光、谁又愿意去过朝不保夕全看上天恩赐过活的日子?

融合嘛,不被动,化主动总可以吧?

没谁规定只能胡人来强行融合汉人,汉却不能反向融合的。

既然融合是趋势、有好处,那不如再大方一点,大方到彻底让这个种族变成大汉的一部分。

再不济,那些流落在外不愿归附的,日后还能再次来犯。但也绝对不会有现在这样的规模了。生活在大汉、彻底被“汉化”

的这些,又怎么会愿意随那些茹毛饮血的人起兵?

说不得还会反抗他们的入侵。

分而化之、教而同之,不外乎如是。

当然,实施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譬如大汉与匈奴世代血仇,该怎么样才能让汉人接纳他们,怎么样才能把这些草原恶狼的爪子全部拔掉、变成无害的狸奴后再放入汉,都是问题。

毕竟就连他自己,都是恨不得把那些人全杀之而后快的。

而且匈奴人野性难驯、恶迹斑斑,总要先杀一顿的,清理一批刺儿头再说。

眼下有了方向,办法总归是比困难要多的。

刘彻心里也完全不担心这个。

毕竟天幕说过他能活到“晚年”

……他时间多着呢,有的是时间来慢慢做这件事。

而且如果做成,想来他在史书上的功绩就要再添一笔了。

想到这儿,刘彻长眉一扬,冲主父偃露出了个笑——和看到“推恩令”初稿时一样的笑容。

主父偃垂着眼,只当没看到他家陛下脸上的意思。

嗯,虽然那张天颜上明晃晃写着“你真缺德”,但他只要不抬头,只要当做不知道,那就是没看见。

……

李晓诗最近有点忙,忙复习和考试,连带周末要做的题也多了起来。

这直接导致了她不能再在课外的时间、去了解一些课本以外的东西扩充历史知识储备了。

毕竟她现在虽然学的内容都浅、不算难,但科目不算少。

不过好的一点是,这段时间的直播带给李晓诗的收获也不算少,虽然没有各大时空中的观众们收获多,但对她来说也绝对是大有好处。

李晓诗很明显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每次直播前的准备,她已经把总结知识点和如何理解深刻记忆知识点给刻入行为习惯了,复习起来也算游刃有余,效率十分可观。

等她再次爬上线开启直播,已经是下一周的周末了。

比平时晚了一两天,这让观众们在看到她开播后都有些关切地询问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看着满满当当表达关心的弹幕,李晓诗心里甜滋滋的,感觉好像真的触及到了古早时空中那些人的温度一样。

“我没有事,就是最近要期末考试啦,所以作业比较多!”

她大大方方解释了情况,然后想了想,担心有些老百姓不知道期末考试,又换了个说法,“嗯……就和科举考试差不

多?不过不是最后见皇帝考状元的那个,这就像是平时的小测。”

说到这儿,李晓诗忍不住乐道:“我之前看小说时候很感兴趣,所以搜过科举考试的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