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名工人加班生产,每小时可以处理400头牛。
这款罐头不仅在盟军中非常留行,德军在北非缴获以后也表示了高度好评,认为比自家的和意大利的都好吃。
在英国海军的伙食序列中,能与咸牛肉的地位一教高下的,必然是罐装香肠。
同咸牛肉一样,香肠也给疲于奔命在北大西洋上的英国海军官兵带来了难得的肉食。
英国香肠通常在10-15厘米之间,不同地区差异不同。
比如有着悠久历史,着名的坎伯兰郡盘肠最长能有1米,堪称当地文化遗产。
英国法律对香肠含肉量有明确规定,比如猪肉肠含量不得低于42%,其他肉类肠不得低于30%。
罐装技术出现之后,各香肠厂家也及时紧跟步伐,推出了自己的香肠罐头。
一战及二战时期,英军罐装香肠主要由帕勒索普公司提供。
该公司早在19世纪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肠生产商,并在一战时成为了军队供应商。
不过在二战后,该公司没能继续自己的辉煌,最终消亡了。
还有一款馅饼,这款长得像韭菜盒子的东西也是英国人及英军经常吃的玩意儿,里边的馅一般是牛肉和土豆。
肉馅饼最初是贵族的专利,平民不样吃。
亨利三世曾经命令大雅茅斯镇每年向王室缴纳“由100条鳕鱼烤制的24个肉馅饼”。
17世纪开始,肉馅饼逐渐走进平民阶层并迅速受到无产阶级的欢迎。
在工业发达的康沃尔郡,矿工们由于需要自带午餐,于是就做出来了图上的那个英国韭菜盒子。
厚厚且密封的面皮能够让里边的馅料长期保持温度,凉了的话就用蜡烛烧铁锹加热,外皮沾上煤灰就直接丢掉。
这种简单又实惠的食物迅速流传开来,康沃尔郡的矿采完了之后,向全国扩散务工的前矿工们把这款馅饼也带到了全国各地,也成就了康沃尔馅饼的名声。
馅料的内容其实并不固定,除了各种肉类,苹果和鸡蛋、无花果、巧克力、香蕉等东西都被塞进去过,其变化多端让英国人有一句古语:“魔鬼都不敢踏足康沃尔,因为害怕被做成馅饼”。
诺曼底登陆的D日,厌战号战列舰的午餐就是康沃尔馅饼。
舰长凯尔西按照传统,在吃馅饼的时候将一半饼丢进了海中,因为当时矿工们认为地下有精灵。
同理,海上也是一样。
吃的有了,喝的也不能少,众所周知,红茶这东西是华夏这传过去的。
17世纪,茶由开辟新航路的的葡萄牙和荷兰人带到了英国,迅速在贵族圈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好评。
经过一番研究与实践之后,英国茶商对华夏茶农的红茶最为感兴趣。
19世纪,茶叶进入了几乎每一个英国家庭。
由于从华夏买来的茶叶不够喝,英国人还在印度尝试种茶。
最终在30年代,有名的阿萨姆红茶诞生。
后来,茶叶种植扩散到孟加拉、锡兰(斯里兰卡),产生了大吉岭红茶、锡兰红茶等知名品种。
维多利亚时代,茶成为了英国人最重要的饮品,他们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茶文化,比如上午茶和下午茶,
其中下午茶被视为正式且重要的社交活动。
二战中,平民和军人每周有113克茶叶的供应。
在太平洋战争中,英军在亚洲战场稀碎无比,但当日军兵锋直指阿三,马上就要祸害英国人的茶产地的时候,英军终于急眼了,把日军挡在了阿三外边。
战争中的英军,无论是在北非沙漠还是在缅甸丛林,北大西洋或是西欧乡野,只要有时间,就必须坐下来喝一顿茶。
他们甚至还有大量的流动茶水车服役。
英军装甲兵比较尴尬,他们的车里无法煮茶,想要喝的话必须到车外边支起水壶烧水。
在战争中的最后两个月,英军装甲兵37%的伤亡是在车外造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们被党卫军中尉魏特曼打成狗的维莱博卡日之战。
当时英军几乎全在车外边喝茶,突然一辆虎式就刷到了他们脸上······
血的教训让英军装甲兵痛定思痛——车里必须能煮茶!
在战后的第一代坦克——“百夫长”车里,英军安
装了一个类似电水壶的车载加热器用来煮茶,必要时也能当锅使。
他们把这东西称为“鼓舞士气器”。
每个英军车组中最年轻那位萌新担任“加热器司令”,负责给其他人煮茶倒水。
车里能不能煮茶甚至成为了英军判断装甲车辆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美军刚刚列装M1坦克的时候,英军军官前去参观。
当这位英军得知里边不能煮茶,立即表现出了极大的嫌弃。
美军后来向英国订购了台车载加热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英军也会吃一顿狠的。
比如罗德尼战列舰1944年圣诞节的晚餐就包括烤火鸡、烤猪肉、烤土豆、苹果酱、奶油番茄浓汤、青豌豆、布丁、水果及各式干果,以及水果蛋糕、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