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饼、热可可、咖啡、冷盘火腿、腌菜拼盘、肉馅饼等等。
陆军官兵在闲暇时候还会抓只兔子来料理一番,当时英国本土并不管制兔肉,因此很多士兵拥有做兔肉的手艺。
空军的话,比如617中队,他们在执行要命的任务之前,会饱餐一顿珍贵的培根煎蛋,这两样东西都是实打实的管控食物之一。
英国的后勤实力虽然比不得丑国,但也是很值得称道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句俗话虽然古朴,但是确实十分精炼,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一天不吃东西,那肯定要饿得慌的,在军事科学上,关于这七件事的问题被统称为一个词:后勤。
在历代战争中,人们发现,离补给基地越远,后勤的难度也越大,因此,远离补给基地进行远征一贯是风险十分巨大的行动。
历史上因为后勤而导致战争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英国来说,他们的后勤实力在日后的马岛战争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1982年4月2日,在一场武装游行后,大批的阿根廷部队登陆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将英国驻岛部队礼送出境。
加尔铁里光荣宣布马岛回到了阿根廷人民的怀抱,并迅速调集总数达的名士兵,稳稳地盘踞在岛上。
阿根廷摸老虎屁股的理由很简单:要想夺回马岛,已经龟缩到北大西洋的英国海军要展开一场跨越1万余海里的远征,这在阿根廷的放羊娃看来,简直是登月计划一样的天方夜谭。
不管三七二十一,英国马上作出了武力解决问题的决策。
接下来,英国军队发现马岛这块骨头不是很好啃,有几个问题要首先解决:
1,如何能在几天之内调集一支在数量上压倒阿根廷驻军的兵力;
2,如何将这支兵力安全地、刻不容缓地运往南大西洋;
3,在失去战略突然性的情况下,如何成功地实施敌前登陆;
4,如何支持和支援突击部队,直至收复福克兰群岛。
八十年代的大英帝国已经是江河日下,能投送到马岛海域的作战部队相当有限。
参加战争的一线陆上作战部队主力是海军陆战队第3旅和步兵第5旅,还有英军唯一的伞兵团(共3个营)和一些特种部队。
从头打到尾,英军的总兵力只有8000多人,与阿军的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可以说,从数量上,英国军队已经处在了下风,只能寄希望于自身战斗力能够压倒对手。
同时,更重要的是,这场万里远征一点漏子都不能出!
于是乎,世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家海军历经风雨、硕果仅存的后勤舰队之上。
整场马岛战争中,英军的后勤舰队无疑是最大的功臣,同时也是编制最大的单位,包括2艘两栖突击舰、6艘登陆舰、3艘支援舰、2艘补给船、3艘医院船,总吨位15万吨。
皇家海军的胃口还远远不止这些,根据战时法令动员法令,军方征用了共计56艘商船,约66.6万吨。
这些船里包括油轮、破冰船、运兵船、修理船、医院船、弹药运输船、淡水补给船、被服补给船、食品储藏船等,堪称五花八门的大杂烩。
这些后勤船只约占特混舰队舰船总数的61%,排水量计约占总吨位的82%。
这些被征用的商船总共运送了10万吨各类物资、95架飞机上前线。
在战争中,英国军队的作战物资(弹药、油料、食品、轮胎)的消耗量大大超过了计划数字,但英军后勤系统仍基本满足了前线需求。
让我们再来看看阿根廷方面,虽说阿根廷距离马岛的距离离英国近得多,但仍旧有数百海里之遥。
而在马岛上部署一支数量足以阻挡英军登陆部队的陆军,是阿军在马岛上的主要挑战。
到4月30日马岛被英军全面封锁时,岛上阿军已有人。
马岛自然条件恶劣,缺乏现代工业和可种植的土地,人口仅1800人,对于一支人的大军来说与荒岛无异。
在马岛,除了部分给养外,其余所有补给品和都需要从阿根廷本土运来。
理论上来说,维持一支人的大军在马岛驻守三个月以上时间,需要以下物资:
1.各种给养。一天总需要量为58.5吨,平均一人份为4.5公斤(包括平时伙食,战时应急口粮,以及酒类、烟、果汁、茶、手纸、肥皂、剃须刀等日用品)。三个月共需要5300吨。
2.各种燃料。一天总需要量为243吨,平均一人份为18.7公斤(包括取暖用,飞机及各种机动车用等)。三个月总需要量为吨。
3.被服、通信器材、车辆零部件、医药品等。平均每人一份为2.6公斤,三个月总需要量3100吨。
4.营房及阵地的建筑材料。一天需要量为105.3吨,平均一人份为8.1公斤,三个月需要9500吨。如果算上铁丝网、地雷等物资,则三个月共需吨。
5.弹药。一天需要31.2吨,平均每人2.4公斤,三个月共需2900吨(战时弹药消耗量有时会增加到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