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太原失守(1 / 2)

“建虏全军披孝?”朱慈烺着实惊讶了一下。

全军披孝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皇太极死了。

历史上皇太极是八月初九死的,如今已经是九月十三,考虑到路上传信以及准备孝服与白幡的时间,皇太极应该是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死的。

确实没想到。

原以为他死不了了呢,没想到就多撑了一个月时间。

太子默默地给皇太极点了个差评。

“殿下,虏酋逝,虏兵必然动摇,或有机可趁。”吴洞云兴奋地说道。

朱慈烺摇摇头,道:“情报有限,看到的机会未必是机会,持稳为上。”

张罗彦说道:“殿下,若是趁机大败建虏,未必就要放弃神京。”

“舍不得京师吗?”朱慈烺反问一句,起身道:“若有可能,本宫如何出此下策?

北方残破,人口凋零,百业萧条,在当今局面下只是拖累,而非助益,若想恢复,非得调集大笔钱粮不可。

然形势危如累卵,当以军务为要,尤其是天子亲军,而这同样需要大笔钱粮。

调孙传庭陈永福马岱等部入山东,其实已经放弃了秦晋豫三地以及河北南部,只待京师百姓迁走,我等便南下。”

诸臣沉默不语。

大家讨论过很多次,放弃北方确实是上上策,但是理智归理智,感情归感情,即将行动时又舍不得了。

“行了,组织百姓迁徙,本宫去杨村会一会济尔哈朗。”朱慈烺起身。

杨村的济尔哈朗正在主持挖沟时,豪格疾驰而来。

济尔哈朗迎上去问道:“大帅不主持军务,何以到了杨村?”

豪格说道:“郑亲王,孤欲回京奔丧。”

奔丧为名,继位为实。

济尔哈朗说道:“大帅乃先帝嫡长子,威望素著,继承大统天经地义。

然二十五万大军在南,若大王回朝而变故陡生,纵使继位又有何益?

大王,多铎可是东路副元帅,其与睿亲王同胞兄弟。”

豪格离开,没人能够压制,鬼知道多铎会做什么。

故意战败以打击豪格威望都是小事,万一收拢大军跑去山西给多尔衮来个黄袍加身,那局面可就热闹了。

“若是睿亲王一意孤行,又当如何?”豪格问道。

他还是想着先把生米煮成熟饭。

“臣绝不会答应,礼亲王也不会答应。”济尔哈朗斩钉截铁地说道:“当务之急其拿下北京城,如此可名正言顺登基,这也是先帝所望。”

豪格沉默片刻,道:“北京坚固,朱慈烺又狡猾,急切难取。”

济尔哈朗说道:“所以臣将强攻杨村,朱慈烺必领兵来救,而大帅大礼趁机攻城。”

“若两处皆不能下又当如何?”豪格问道。

济尔哈朗沉默片刻,道:“以六阿哥继承大统,大帅与睿亲王、礼亲王等人共同辅政。”

都怪皇太极没留下明确旨意,但是皇太极为什么没留遗诏呢?

十有八九是对豪格不满。

济尔哈朗没法去问皇太极,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决定。

拿下北京称帝,多尔衮无话可说,若是拿不下北京城,即便称帝,多尔衮也不会服气,说不定还会导致内部分裂。

白白便宜了明国。

豪格见济尔哈朗态度坚决,不好再说回京的话,略微说了对皇太极的悼念后,转身赶往昌平。

吴三桂等一干降将皆驻扎昌平,豪格打算用投降的汉军攻打北京。

不能拖延太久,免得多尔衮抢先平了山西陕西。

此时,太原城下,清军正驱赶百姓填壕。

大同城下屡次吃瘪,多尔衮无可奈何之下,对大同围而不攻,自己领着大军到了朔州。

三边精锐尽属孙传庭麾下,蔡懋德又抽调了晋兵精锐,朔州只有弱兵庸将,在加上寄希望于大同阻拦,朔州轻忽无备,清军一个冲锋就拿下了城池。

朔州失守,后方的阳方、宁武、定襄等县卫城镇主官或逃或降,竟无一城能挡清军片刻。

信心爆棚的多尔衮只留少量军队驻扎各城镇,多则五百军,少则百八十,全不顾后路可能被断,领着八万主力狂飙疾进,一路狂奔到了太原城下。

突袭未成,转入强攻。

驱赶百姓填壕只是开胃小菜,朱审烜却已经两股战战。

山西左布政使赵建极说道:“大王,建虏来势汹汹,当发帑金慰劳诸军,以坚定军民抵抗之心。”

“孤养五千王卫,可保太原无恙。”

说完,朱审烜匆匆而去。

刚进内城,左长史万春龙与王卫指挥使赵同辉迎了上来。

“大王,建虏大军临城,军心动荡,臣请发帑金安抚军心,以助守城。”万春龙纳头便拜。

又要本王拿钱,本王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朱审烜带着怒气说道:“孤募兵五千,月给银一两二粮六斗,并无短缺,此时遇敌,正当奋勇,如何敢以敌挟赏?”

“大王,唇亡齿寒,若外城失守,内城亦难持久,太原失守,王府三百年积蓄尽为虏有,大王即便得脱,又岂能逃过朝廷法度?”万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