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主攻方向
建奴攻城有三种方法。
分别是登城丶凿墙丶堆土。
登城是最常用的方法,在云梯的掩护下,士兵们来到城下,顺着云梯冒死鱼贯登城。
至於凿墙,与李自成的攻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将城墙凿塌,然後沿着塌陷处攻进城内。
堆土是针对小型城池,并且有两个前提。
一,这座城池附近没有树木,无法就地取材制造攻城器械。
二,城池城墙是用石头堆砌而成,无法凿穿城墙。
堆土攻城的具体方法是人手一袋土,冒着城头的炮火和箭矢,靠人海战术,堆积土山。或䭾就地掘土,将土堆到与城墙一样高,不但人能通过,战马也能爬上土坡跃上城墙。
因为损失太严重,建奴拥有火炮后基本不再使用这种方法攻城。
多铎骑在战马上,身边站着号角兵和号炮兵。
东南风掠过,旌旗招展,发出猎猎响声。
他拿出千里眼看向宣府镇城墙,终於在人群里找到了阎应元。
一杆硕大的阎字旗在城头上随风飘扬,军旗前面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面目消瘦,文质彬彬,一副书生之气。
多铎放下千里眼,扭头对豪格说道:“此人就是阎应元。”
豪格拿起千里眼看了片刻后,冷笑道:“没想到此人竟然如此年轻,崇祯怎麽敢把宣府镇交给他?”
多铎白了一眼豪格:“轻敌乃兵家大忌!昨夜图赖和鳌拜就是因为轻敌,白白葬送了六十多条性命。”
豪格想反驳多铎,一时间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多铎年仅二十二岁就被封为豫亲王,一方面是因为皇太极弟弟的身份,更多的是他战场上的军功。
事实上,多铎确实非常会用兵。
他一生战功累累,乾隆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豫亲王的爵位世袭罔替,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传令,城东之兵进行佯攻,主力部队攻打宣府镇南城墙。两刻钟后,中军号炮声一响,同时攻城!先登䭾,授世职,赏银千两!”
先登指攻城时第一个登上城墙的人,这些人不惧死亡,身穿双层甚至三层甲胄,在八旗中又称死士。
(满清世职有四种,这里的世职指世管佐领,其馀三种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
“嗻!”传令官迅速跑了出去。
两刻钟后,得到传令官回复的多铎骑在马上,高声喊道:“起兵攻城!”
呜!轰!
号角和号炮先後响起,八旗兵组成的军阵缓缓向宣府镇的城墙移动。
冲在最前面的是壕桥梯队。
这种巨型浮桥需要几十人才能推动,壕桥两侧各有一块巨大的木制盾牌,盾牌上裹着四五层牛皮,外面又缠了一层棉被,湿淋淋的往下滴着水。
数百八旗兵身穿双层甚至多层甲胄,躲在盾牌後面推着壕桥往前走。这些人身背弓弩,腰上挎着腰刀。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 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 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 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 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壕桥旁边是云梯梯队,後面同样跟着数百八旗兵,拿着各种武器防具。
壕桥和云梯移动的同时,第三梯队也出动了。
他们既不紧凑,也不太分散的跟在云梯後面,并提前将目标对准了宣府镇的城墙。
在阎应元的注视下,被旌旗遮挡的第四梯队终於动了。
阎应元手拿千里眼,目不转睛的看着那里。
旌旗一晃,最先出场的是马车和牛车,上面盖着红布,沉甸甸的不知放了什麽东西。
由於车上的东西重量不一,有的车驾仅需一头牛就可以拉动。而有的车由於重量太重,需要五六头牛一起拉才能拉得动。
在八旗兵的指挥下,这些车辆一分为二,一部分驶向城东,一部分驶向城南,远远的跟在云梯後面。
五军营李副将刚刚睡醒,他端着一碗粥走到阎应元身边:“阎巡抚,你守城南还是城东?”
崇祯担心阎应元一人守不住城池,把五军营的李副将派了过来听命。
阎应元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只想远处:“李副将先看看情况。”
李副将拿着千里眼望远处看了一会,问道:“阎巡抚,你觉得那些车上装的是什麽?”
“火炮!”阎应元不假思索,“看见那些需要用五六头牛拉的车没有,肯定是红夷大炮。”
“可是...”李副将一脸的懵,“既然是火炮,建奴为何用布遮挡?不是多此一举吗?”
李副将说的是心里话,建奴的装备来源於明军,而明军的装备种类都在他脑袋里装着。
能攻城杀敌的器械,除了火炮就是投石机。
投石机笨重高大,远途运输不便,再加上就地取材会遇到材料不足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投石机射程太短,在火炮面前就是活靶子。
所以到了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