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明亡於万历(1 / 2)

第312章 明亡於万历

搅吧,搅的越乱越好!

崇祯看着跪在地上的王弘祚,心中的杀意泛起了滔天巨浪。

为什麽後世有明亡於万历的说法?

究其原因是万历常年不上朝导致党争四起。

党争从万历到崇祯,愈演愈烈!

万历之前,党争也存在。

嘉靖年间的党争是严党,清流和阉党。

隆庆时期的党争来自几位内阁成员之间。

到了万历年间,由於他不理朝政,导致皇权失势。

朝廷处於半停摆状态,紧接着猫猫狗狗什麽的就都冒出来开始明争暗斗。

或许有人会问,内阁不是替皇帝办公的吗?

只要内阁首辅尽心尽力,朝廷一样运作。

然并卵!

留中制度就是万历发明的。

奏疏搁置丶延後处理,不表态,一直拖!

张居正死後,留中制度被发挥到了极致。

其他的事务不处理就算了,官员任免也被留中。年迈的官员无法告老还乡,没能力的却被继续留任。

时间久了,很多官员直接不辞而别。大明朝官员本就不多,万历时期官员去了将近五分之一。

朱庚当了三年首辅,愣是没见过万历的面!

德高望重的内阁首辅叶向高,在担任首辅期间都绝望了。

太子朱常洛八年没有老师授学,叶向高屡次上书请择名师,万历全都留中。

直接结果是泰昌和天启的文化程度都不高。

崇祯就更别提了。

有他爹和他哥做榜样,他能强到哪儿去?

先天能力不足,後天教育没跟上。天启和崇祯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帝王术培训,再加上没有自己的班底,很难应付朝堂上那帮老狐狸!

天启还算有天赋,重用魏忠贤的阉党打压东林党,暂时将朝堂安定下来。

崇祯可倒好,在没有树立根基之前,直接把魏忠贤和阉党灭了!

魏忠贤倒了,他一人怎麽可能斗得过那帮老狐狸?

最终,明亡於党争!

党争!党争!不是要党争吗?

那就让你们争个够!

崇祯看着命不久矣的王弘祚,关心的说道:“王侍郎起来说话。”

王弘祚以为崇祯真的关心他,感动的站起身:“谢陛下,这是臣的题本!”

王承恩面无表情的接过题本,快走几步来到崇祯面前递了上去。

崇祯打开题本仔细看了一遍,随後一脸凝重的放下题本。

王弘祚检举李邦华指使兵部武库司郎中成德,借发放抚恤银的机会进行贪墨。

贪墨银两的数额高达数千两。

另外,还检举李邦华侵占民田,偷逃赋税。

崇祯看向李邦华:“李邦华,王弘祚检举你贪墨抚恤银,偷逃赋税,你可认罪?”

李邦华拱手道:“臣冤枉。”

崇祯看向王弘祚:“王侍郎确定没有诬告?”

“回陛下,千真万确!臣愿以全家性命担保!”王弘祚信誓旦旦的回答。

王弘祚敢说这种话自然有他的道理。

为了查清李邦华的罪行,他不但亲自走访阵亡士兵的家属,还去顺天府衙查阅了李邦华名下田产缴纳赋税的记录。

有了这些实证,他才敢和李邦华公开作对。

“请陛下严查!”

“臣附议,请陛下降旨彻查此事,还李阁老一个清白。”

“臣附议!”

朝堂上半数以上的官员纷纷施礼,要求彻查此事。

看着那些“团结”的官员,崇祯知道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倒李行动。

严格来说不是倒李,而是一场针对的皇权的做空行为。

李邦华虽然仅仅当了四个月的首辅,但是与崇祯配合的十分默契。

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朝廷各项政策上传下达尤为通畅。

愈发明朗的朝堂让某些官员感到了害怕!

他们怕李邦华坐稳首辅的位置,怕崇祯借李邦华的手增强皇权。

扳倒崇祯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尝试扳倒李邦华。

崇祯本就优柔寡断,生性多疑。

只要坐实李邦华的罪证,内阁首辅必然会换人!

面对近半数朝臣的“逼宫”,崇祯本想直接拒绝。可是当他的目光从李邦华身上扫过时,从他脸上看到了兴奋。

难道...这是李邦华的圈套?

崇祯略加思索後点头,目光落到大殿角落里的李若琏身上:“李指挥使,朝会後将此事查清楚。”

“陛下!”崇祯刚打算结束这个话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宋权再次出班拱手道:“此事关系体大,请陛下下旨让锦衣卫会同三法司一同审理。”

崇祯不说话。

他的本意是就算李邦华真的犯了错,也会让锦衣卫把事情捂住。

三司会审就不一样了,所有事情都会被摆在明面上。

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请陛下让锦衣卫会同三法司一同审理!”

十几个大臣跪倒在地,一边说着诉求,一边磕头。

“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