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寻仙》第四章
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整个大唐就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动荡之中,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唐玄宗李隆基在这一系列的变故中,身心俱疲,曾经在骑行途中受到的惊吓更是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往日的意气风发早已不复存在。而在平叛过程里,他任命的三儿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筹朔方、河东、平卢等地的军事力量,协同着诸如李光弼、郭子仪这般的良将,还有那战功赫赫的林逸,在战场上奋力拼杀,渐渐稳住了局势,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隆基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儿子和众将领平叛得力的欣慰,却也莫名地生出几分心灰意冷之感。他深知,这一场大乱,已让自己在臣民心中的威望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而李亨在这场平叛中所展现出的能力与威望,正与日俱增。
一日,李隆基在宫中独自沉思,唤来了高力士,语气中带着几分落寞地问道:“力士啊,如今这局势,朕自觉已有些力不从心,李亨在前方屡立大功,你觉得朕该如何是好啊?”
高力士微微躬身,思索片刻后回道:“陛下,老奴以为,如今太子李亨深得军心民心,且平叛大业正需一个强有力的主心骨来引领,陛下不妨顺应时势,退位称太上皇,也好让太子能名正言顺地主持大局,继续推进平叛之事,早日还大唐一个太平啊。”
李隆基听后,长叹了一口气,缓缓点头道:“罢了,罢了,或许这便是天意吧。”
于是,在天宝5年十二月二十日这一日,李隆基正式宣布退位,将皇位禅让给了李亨,并嘱托那镇国公林逸辅佐李亨,期望他们能一同匡扶大唐,重现往日的辉煌。
李亨听闻此讯,心中既激动又深感责任重大。他明白,自己接过的不只是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皇位,更是整个大唐千疮百孔、亟待修复的江山社稷。
至德元年(756年),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年号定为“至德”,寓意着凭借至高无上的德行,引领大唐走出这乱世的泥沼,重归太平盛世。
登基之初,李亨面临的局面可谓是错综复杂、危机四伏。朝堂之上,虽有不少忠义之士愿为大唐效命,但历经战乱,官员们的心思也各有不同,有的忧心忡忡,有的则在观望局势,更有那别有用心之人妄图趁机谋取私利。而民间,百姓们在战乱中饱受折磨,田地荒芜,城镇破败,到处都是一片凄惨景象。
军事方面更是压力重重,安禄山叛军虽在前期的交锋中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依旧盘踞着大片的土地,势力不容小觑。史思明等叛军将领更是狡诈多端,时刻威胁着刚刚有了些许喘息之机的唐军。
李亨深知,当务之急便是要凝聚人心,将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他先是下旨,对那些在平叛过程中立下功劳的将领们进行大肆封赏,郭子仪被封为尚书令,李光弼也晋升官职,赏赐诸多财物与土地,林逸更是被委以重任,成为了李亨身边的重要辅臣,时常参与军机要事的商讨。
“林爱卿,如今朕初登大宝,这天下的乱局还需你等与朕一同去平定,你有何良策,可速速道来。”李亨在朝堂之上,目光殷切地看着林逸问道。
林逸出列,手持笏板,恭敬地回道:“陛下,如今叛军虽势大,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安禄山已死,其子安庆绪继位,其威望不足,难以服众。臣以为,可一边联合回纥等外族势力,许以重利,让他们出兵相助,增强我军兵力;另一边,派遣得力将领,分路出击,各个击破叛军据点,先收复那些战略要地,逐步压缩叛军的活动范围。”
李亨听后,连连点头,当即采纳了林逸的建议,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按照此策略去部署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李亨也没有忽视朝堂内政的整顿。他深知,一个清明有序的朝廷,是支撑平叛大业和国家复兴的根基。他重用那些清正廉洁、有才能的官员,让他们负责各地的政务恢复工作,督促地方官吏积极组织百姓恢复生产,开垦荒地,减免受灾地区百姓的赋税,以缓解百姓的困苦,让他们能重新安居乐业。
在至德二年(757年),联合回纥的事宜有了眉目,回纥可汗答应出兵相助唐朝。李亨亲自接见了回纥的使者,以诚恳的态度和丰厚的礼物,巩固了双方的联盟。
而在战场上,唐军在郭子仪、李光弼以及林逸等人的带领下,与回纥军相互配合,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先是在一些局部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士气大振。
这一年的九月,迎来了至关重要的时刻。唐军与回纥军组成的联军对长安发起了总攻,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成功收复了这座象征着大唐荣耀的都城。城中的百姓看到唐军入城,无不欢呼雀跃,许多人热泪盈眶,仿佛看到了大唐重新崛起的希望。
李亨得知长安收复的消息后,激动得难以自已,当即决定准备返回长安,以安定民心,昭示大唐皇室的回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