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家村待了两天后,朱耀灵就回到了奉天,村里需要购买农机的事情,他直接委托村胡高官去给办了。
这事,要是不和李二顺家脱离开,总是会有一些心里有问题的人去嚼舌根子。
之所以没有在多待两天,是因为奉港集团的第三条生产线今天要启动。
他回去也算是给这条新线剪个彩,图个好彩头。
厂房虽然是老厂房,但被重新粉刷了一遍,看着很干净,并没有什么老旧的感觉,一条崭新的生产线已经开始启动,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在流水线上组装着一辆辆三蹦子。
这条线,现在生产的是要给中亚送的货,属于特种重型车。
朱耀灵由张永强和杨建国两人陪着,慢慢的从这一头向生产线另一头的成品区走去。
边走,张永强边介绍着这条组装线的详细情况,和未来规划。
按着张永强的说法,这条线启动之后,三条生产线理论上可以做到年产六十五万辆三蹦子的产能。
但是这毕竟是理论上,实际上得打个七折,年产量能达到四十五万辆就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你还得刨除节假日,设备保养维修,这些硬性需求,至于突发事情,那些都不算在内。
所以整体产能,能到七成就已经是很优秀了。可是这样的产能,对付国外的订单都有些捉襟见肘。
更不要说现在国内,也对三蹦子提出了想要订购的要求,因为这东西在中短途,少量货运上的运输,是真的好用。
最主要的是这东西它能改,你要是想要多装点,那厂家可以给你做成加长版的。
你要是在土木工程上使用的话,它可以给你改成自卸型的。
还有那随时都可能完成设计的客运型,那个的量也不会小了。
现在主要是产能这块跟不上,到现在,都还有好几种型号的三蹦子还没有上线呢。
所以,现在张永强报上了一个,想要增加一个新厂区,和新型生产线的计划。
希望设计建设一个日产六千辆三蹦子,包含六条,日产千辆三蹦子的生产线,这样的一个大型厂区。
要知道,现在可没有后世那种全自动化的汽车生产线,现在的生产线基本上都是靠人堆,最多也就是多加一些龙门吊和大型传送带。
即便是后世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像马开源在魔都生产的棺材钉,单台车辆生产节拍也得四十秒,一天十六小时也就是生产一千多辆。
但那可是在后世那个时代,还是用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
剩下的那些厂家,基本上都在一分钟到两分钟一个节拍,这就已经是全球最顶级的了,每天也就是六百辆左右。
而这三蹦子之所以能够做到日产一千辆一条线,最主要的就是,它简单啊。
既没有那么复杂的线路布置,也没有那么多精美的装饰,更没有那么严格繁复的检测。
所以拿人堆,也能堆出来两班,日产千辆的生产线出来,但是,这也是一条生产线的极限了。
当然,这也都是理论数据,实际什么情况,那都得看当时的情况。
不过,要知道一条生产线的产能提升,可不只是建设一个组装线就完事了的。
至少在奉港集团内部,从柴油机,轮胎,轴承这三个厂子,也得跟随提高产能,而这三个厂子想要提高产能,就又关联到上游原材料供给,生产设备的采购,人员和技术力量的增加。
而在下游,从集装箱开始,到铁路货运,港口转运码头的增强,货轮运输量的要求。
这一切,都会被关联涉及。
然而奉港集团可是管不了那么多,他们只能管好自己这一块,然后尽量协议外部的问题。
虽然进行一次生产线产能的大提升,是需要不少的资金,不过现在奉港集团最不缺的就是资金,而且还都是美金。
朱耀灵也没有犹豫,直接就同意了张永强的计划,而且按着他的本意,那就是一步到位,直接弄出日产万辆的生产厂区出来。
不过他也怕动作太大,再扯着蛋。所以他也就认同了张永强,一步一步走,边走边看的建议。
不过如果新线落成,那么再加上老线,每天的产能理论上也能达到七千八百辆,暂时看着应该也够可以了,至少是现在全国最大的了。
如果再大,那么外部的各个环节,能不能跟上他的脚步都是两说呢。
一个原材料的问题,那就是大问题,这些都是要提前协调的。
既然朱耀灵同意了新厂区的建设,那么后边的事情也就都归张永强和杨建国他们负责了。
副董事长和董事会的成员,前期也都对这个项目投了赞成票,现在就差朱耀灵点头了。
这也是朱耀灵当初留下的规矩,什么事你们先开会研究,你们都认为可行了,再来找我。
如果你们几次沟通,都无法统一意见的时候,也可以找我。
但是没事别找我。
要是什么事情都需要他朱耀灵亲力亲为,他就是三头六臂也干不完那些活啊。
那还谈不谈女朋友了。
这还是他二哥教给他的,工作要做,但是也不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