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杜邦等鹊巢鸠占,比尔·盖子和埃里森被赶出集团,核心创作团队全被留下,大集团大力推动两公司向前发展。】
【月,你联合比尔·盖子、埃里森等创建新公司,加入竞争,重新招募团队……】
【1987年2月,新晋亿万富翁埃里森被泥头车意外逝世,比尔·盖子放弃和你合作,重新加入微软任CEO,并掌握15%股权,依旧是大股东之一。】
【1987年3月,微软和甲骨文蓬勃发展中,你收到了来自摩根、杜邦等财团邮寄来港的感谢信,不是你的下场,他们真没及时发现两个超级独角兽集团。】
【模拟结束。】
“是否提取奖励。”
“甲:永不胃癌。”
“乙:永不心脏病。”
“丙:钓鱼老永不空军。”
赵东淮看完,好大一个卧槽,40多岁才晋升富豪阶层的埃里森先生,这就泥头车了??
你看人家比尔·盖子,不就没事么?
他只是想趁着时代的东风,红利,成为微软和甲骨文的大股东之一,也不去掌权瞎干预,就等着时代发展赚一波,低吸高抛而已。
因为他和华尔街资本斗了那么久都没输,还有的赚,自己投资什么企业也会被那边招募大团队深入研究了?
这也太黑暗了!还有王法么?还有法律么?
这些混蛋甚至会在明年给他送感谢信。
就算赵东淮在这次模拟里也没亏,甚至还赚了本金的两倍利润,比如他初期搞微软15%,投了一亿美刀出头的,若是后续战争里,趁着比尔·盖子套现暴富,又追资了更多股份。
那这争斗下来,本金翻两倍,至少赚三四亿美刀??
看似不亏。
但和比尔·盖子当CEO掌握15%股权,摩根、洛克菲勒、杜邦等成为绝对大股东,核心团队也没走人的微软前景比起来,他依旧亏大了。
一股70美刀算什么?也不对,这才80年代中期,一股70美刀已经狠赚了,毕竟微软和甲骨文都是进入90年代才进入大腾飞期。
真正血亏的是比尔·盖子和埃里森。
真正血赚的还是那些恐怖资本。
别觉得就算21世纪20年代时,微软每股也就是200多美刀,和现在赵东淮70美刀离场,看起来差距并不是很大??
不,真实差距大了去了,因为股市有一招叫股票分拆!
什么是分拆?那就是公司决定,让一股变两股,等于微软集团的股份,突然从2500万股变5000万股,那股价会从70美刀一下子跌回35美刀,再重新增长。
再次分拆,5000万股变一亿股,两亿股、四亿股……
周惠敏这个阿敏买下的华人置业,从最初华置股价15元一股,那时表面市值还是六七亿港币,发展到现在总市值40多亿港币,其实也已经拆分过两次了。
经过分拆,华人置业股市里流通股票多了几倍,股价也重新回落了很多。
而微软从今年上市开始,直到21世纪20年代,总共分拆了9次!六次是一拆二,2500万股变16亿股!
还有三次一拆三。
你这样计算,就知道这里面蕴含多少利润了。
如果一次都不分拆的话,它在21世纪20年代,类比现在的2500万股股价,那就是八九千美元一股了。
从现在20多美元一股,赵东淮模拟器里70元一股离场,再到巅峰期不分拆的话相当于八九千美元一股,这是多少倍利润??
微软集团分拆过多次,甲骨文集团也是一样的!
否则比尔·盖子和埃里森,怎么可能随随便便登上首富或前几富之位?
至于他模拟器里为什么抛售套现离场??这看模拟器里比尔·盖子和埃里森被赶出集团后,他又联合对方重建新公司就一清二楚了。
遗憾的是摩根、洛克菲勒、杜邦等大财团不要Face,直接上演泥头车攻势!
在北美那种外人的地盘,赵导就是容易玩不转啊,就算他玩得转,也会遇到黑宫下场拉偏架。
三个奖励选项,丙比较奇葩,赵东淮还是快速选了甲。
现在怎么办?思来想去,赵导还是觉得,暂时就这样吧,持股继续,就算未来华尔街大资本下场,抬升股价,他手里握着股票不轻易抛售就行了。
另起炉灶,会让埃里森遭遇泥头车的。
至于小长期持有不抛售的话,摩根、洛克菲勒和杜邦等会不会带着比尔·盖子、埃里森和核心团队另起炉灶?把微软玩废重新搞个太软之类?
你当他模拟器是假的啊。
能洞察先机,就是这么帅。
他辛辛苦苦自学了那么久的金融外汇和股市知识,至今还是个小白,门外汉,能和华尔街等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