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小私企,需要营销管理方面人才。他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去学习。 虽然用的都是假身份,但人家看的只是一份简历,什么身份证,毕业证,那是入职的时候才需要的,张天流又不入职,他的目的只是面试,这叫投石问路,再摸着石头过河。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你觉得我们公司怎么样?” “你好,我们这里不招男秘书。” “抱歉,你的问题我无法回答,或许需要我们经理来答复,你可以稍等一下吗?” “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了,请回去等通知。” 从两点到六点,张天流跑了五家公司,无一例外,等消息。 他没有顶点沮丧,反而很满足。 今天学到很多! 就是不招男秘的公司,他也跟人唠了半小时嗑,还把人的营销主管忽悠来了。 可惜,有一些过于专业的问题,他也不懂,现在记忆有些模糊。 听多了,需要记的点自然多了,他如果能完全消化,还是人吗。 “笨啊,我应该弄支录音笔。”念及此,张天流开始向路人打听出售电子的商场。 第三天照旧。 晚上回到酒店,张天流将录音传到电脑上,一边听,一边感慨:“真是大学问,不过为什么有中千篇一律的感觉?” 他觉得每个公司的应聘模式几乎都一样,就是问题雷同的也在多数,只有在跳过人事,面对专业性强的某部门经理或主管时,才有一些算得上能用的知识点。 然而很多时候,你见不到他们。 张天流见得到是他能侃,敢说,他遇到很多与他一同求职的人,半数都是唯唯诺诺的,有甚者,看到公司所在的高楼大厦时,仰头,咽了口包含畏惧、向往与憧憬的唾沫。 可这样的小年轻,往往在人事这一关就“咔”掉了。 张天流也能感觉到他们的内心,他们对一份工作的苛求太重了,没有放开,却也难放开。 在不熟悉的环境里,被陌生人所瞩目,审视,是一场心灵的考验。 可他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理所当然的事,怕个球啊? 没捡过破烂还是怎么地? 后来他才明白,造就这批人的,是社会环境与家庭因素。 在快速发展中,他们是被洪流撕裂的一代。 往后看,是田野,往前看,是高楼。 他们站在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